APRC/04/INF/7 |
第二十七届粮农组织 |
2004年5月17-21日,中国北京 |
2004年-国际稻米年 |
1. 2002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UNGA)宣布2004年为国际稻米年(IYR)。这一决定旨在使全世界重视稻米在粮食安全和减缓贫困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对全世界许多人而言,“稻米就是生命”,它的意义早已植入人类社会和文化传统之中。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都把稻米作为主要食物,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有近十亿人口就业于以稻米为基础的生产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收获后加工工作。
2. 全球五分之四的稻米都是由亚太地区的小农种植和消费的。虽然这一地区的稻米总体呈过剩态势,但是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目前还是稻米的主要进口国。此外,亚太地区用于稻米生产的土地和水资源正日渐减少。在中国、印度、泰国和越南等稻米生产过剩的国家,尽管近年来单产和总产量不断增加,但是由于市场价格低下,致使农民陷入贫困。在该地区食用稻米的人口中,由于以稻米为主的膳食营养失衡,使众多人口营养不良,这种事实令人难以接受。鉴于以稻米为基础的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益于粮食安全和减缓贫困,开展国际稻米年的活动将提供一次契机,以提高对上述生产系统的支持力度。本文旨在介绍全球范围国际稻米年的总体背景,特别是在亚太地区的情况。另外,还将讨论以稻米为基础的生产系统的各个方面,国际稻米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实施国际稻米年的框架等。
3. 确定国际稻米年的倡议始于1999年,当时是国际水稻研究所向粮农组织提出请求,这一请求也反映了其成员对水稻发展所面临的越来越多严重问题所表现出的日趋关注,粮农组织对宣布国际稻米年的请求给予了协助。此后,在粮农组织成员国的推动下,促使粮农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第2/2001号决议,请求联合国大会宣布2004年为国际稻米年。上述请求是菲律宾代表团向联合国大会提出的,得到了另外43个国家的支持,第57届联大对该请求进行了讨论,最终宣布2004年为国际稻米年(见插文)。联大请粮农组织与其他相关组织合作,促进落实国际稻米年的工作。
4. 日趋增多的全球性举措反映出各成员国愈加重视水稻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举措包括1992年里约首脑会议、《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农业和乡村发展(SARD)的章节、最近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会议、《世界粮食安全宣言》、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和2000年的《联合国千年宣言》等采取的举措。
5. 联合国大会宣布国际稻米年不仅强调了稻米的重要性,而且指出了农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性。农业系统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受到着这些方面的影响。国际稻米年将稻米视作是一个透镜的焦点,而正是通过这个透镜才能清楚地了解农业、文化、营养、环境资源管理、生物多样化、经济政策、科学、性别及劳动力问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相互依赖的关系。
稻米与文化
6. 数千年前,东亚和南亚的人民在河流三角州地区定居,并顺化了野生水稻。湿地的水稻生产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导致了社会与文明的进步。无论是在远古时代还是在当代,开垦土地种植水稻、建立和维护梯田系统或为防止土壤侵蚀、滑坡和洪水灾害而调整耕种模式都需要密集型劳动,这就要求村庄进行协作。稻米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歌曲、绘画、故事和其他交流形式的灵感所在。现在,水稻(Oryza sativa L.)的种植已经遍及113个国家和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陆。重要的是,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己独特的稻米食用方法,而事实上,正是这些不同的方法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水稻梯田的美景点染大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宣布菲律宾巴拿维的水稻梯田为世界文化遗产。人们正在努力将其他一些稻米生产系统的保护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 稻米富含复合碳水化合物,是每日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平时存储于肌肉当中,在需要的时候会转化为能量释放出来。营养学家建议人体一半以上的热量消耗应该来自复合碳水化合物。与其他谷物相比,稻米蛋白是质量最高的蛋白质。稻米含有几乎所有重要的氨基酸,而氨基酸正是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稻米还是其他重要营养元素的来源,其中包括硫胺(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尼克酸、磷和钾等。另外,稻米因没有不利成分,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稻米中仅含少量脂肪,不含胆固醇和钠,再加上不具过敏性和不具面筋,使稻米尤为适宜于那些具有特殊膳食需求的人群。
8. 但是,这些营养成份的数量会因碾磨过程而有所减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水稻都被碾磨成白色的大米。虽然这一过程可以缩短烹制的时间,延长储存期限,但相当一部分营养成份都会因此而丢失,这些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纤维、脂肪、铁、维生素B等。在许多国家,人们将稻米煮至半熟,以保持稻米中的天然营养。另外,还可利用营养强化技术增加米粒中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9. 稻米是亚太地区17个国家、非洲8个国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7个国家、以及近东地区1个国家的主食。如果将所有发展中国家考虑在内,稻米提供了膳食中27%的能量和20%的蛋白质。稻米是一种遗传多样性丰富的作物,有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源于亚洲)和非洲栽培稻(O. glaberrima Steud.)(源于西非)两种,它们又派生出数千个拥有不同营养成份的亚种。如果能够更好地加以利用,含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品种将有助于减缓全球营养不良问题。
10. 稻米的多种食用性是其他任何农作物都无法比拟的。它可以用来做汤、沙拉、主食或餐后甜点等各种食物。稻米的中性风味可与所有食物混合,为各种美味食品增添营养、质地和美味。
稻米与农业物多样化
11. 稻米的生产系统有益于大规模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助于保护环境、提高农村人口的生计和丰富人们的膳食。各地的人们通常将栽培作物、家畜和水产养殖等引入水稻生产系统,来自这些生态系统的鱼、青蛙、蜗牛、昆虫以及其他一些水生生物都有助于农村膳食多样化,并补充农村膳食。渔业对贫困的人们,特别是那些没有土地的人们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可以通过出售新鲜的或是加工过的水产品或保健产品获得适度的收入。
12. 稻米生产系统有助于各种家畜的喂养。在水稻产区,稻田里的小鱼、其他水生生物和野草可以喂养鸭子,而稻草可以作为水牛、黄牛、绵羊和山羊的主要饲料来源。碾米时的副产品稻糠以及那些劣质的和过剩的稻米都可以作为畜禽的补充饲料。反过来,这些家畜又可以为农民提供交通和耕种等方面的便利;再者,家畜的粪便还可以当作有机肥料循环使用。
13. 稻田内还生存着大量的天敌或捕食性动物,这些都是控制害虫和有害生物的一种有效机制,从而可以减少杀虫剂的使用量。同样,鱼类食用野草,有助于杂草防除。各种植物品种被农民用作食物、药物以及鱼和生畜的饲料等。稻米生产系统内的农业生物多样性提供了诸多的机遇,有助于提高农村的营养、通过作物多样化提高农民收入,并为子孙后代保护遗传资源财富。
稻米与环境
14. 在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水稻生产系统过程中,水的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水稻是唯一可在水淹环境中生存的主要谷物。水稻与水之间的关系很复杂。举例来说,灌水水稻系统可以帮助土壤集聚有机物质,为动植物的生长建立一个营养基地。这些系统还可以作为一个“吸收体”或储蓄库,从空气中捕获碳物质。但是,如果稻田在水中持续浸泡,没有适宜的干燥期,就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土壤分解速度缓慢、盐份积累和构成涝灾。此外,长期水泡稻田容易滋生蚊子,而这些蚊子有可能成为疟疾等传染病的传播者。与此同时,这种水生环境有助于蚊子天敌的生存,且富积生物多样性,从而有助于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15. 虽然陆稻生产系统使用的淡水要少于灌溉稻系统,但它们同样有益于农业生物多样性较少的系统。因此,如果将灌溉水田转变为需水较少的体系,就必须从现实出发,充分考虑与水稻生产用水有关的各种益处与用途。
稻米、就业与收入
16. 在世界上许多粮食不安全的贫穷地区,水稻种植通常是就业、收入和营养的主要来源。水稻种植是亚洲和非洲约1亿个家庭的主要活动和收入来源,收获后的各种活动给东南亚地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有些国家还高度依赖稻米作为创汇和政府收入的来源。
17. 过去二十年间,无论与以往历史还是与其他农产品相比,国际稻米的价格始终呈明显下降趋势。直至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因技术改进导致全球水稻生产的单位生产成本下降,利润增加,上述趋势愈发明显。对许多小农而言,稻米价格的下降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生活中的粮食安全,迫使他们从农村流向城区。天气变化无常也给种植水稻的农民带来极大的风险。鉴于稻米市场与农村生活直接相关,许多政府都对这一市场进行了干预,并在稳定国内稻米价格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稻米与收获后生产活动
18. 与水稻种植本身相比,水稻收获后的生产活动可以为更多人的生计提供支持。“收获后活动”是指“从田地到餐桌”这一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脱粒、碾磨、加工、市场运输和烹制等。尽管在防止水稻产后损失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发展中国家水稻产后损失平均在15%到16%之间。在干燥、储藏和碾磨等关键过程中,这些稻米的损失都很大。
19. 之所以说“稻米就是生命”,不只是因为水稻的谷粒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而是因为水稻植株的各个部分都为人类生活做出了贡献。例如,稻草一直被用作屋顶的遮蔽材料。生产、维修和维护用于收获和产后加工的工具、器具和设备,也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稻米生产工具的贸易支持了许多制造业的发展。
水稻种植系统内的性别问题
20. 虽然妇女和小农在水稻生产和产后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通常无法从实地的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中获得相应的社会与经济利益。在获得重要的生产资源和服务,或获得贷款、农业投入物、市场设施、推广服务与信息等方面,妇女通常受到的限制要比男人更多。此外,小农户的成员,特别是妇女、儿童、老人和艾滋病病毒/艾滋病患者等,所需要的信息往往不同于目前推广服务所提供的信息。
21. 虽然国家法律可能赋予男性和女性拥有平等的土地权利,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遗忘了人口中的妇女,将无法真正实现大幅度减缓贫困和提高生计的目标。迫切需要在国家一级制定平等的土地和资源政策,切实实施这些政策,以确保妇女也可从稻米生产系统的进步中受益。
稻米与科学
22. 科学可以帮助解决稻米消费人口日趋增长和土地与水资源不断减少的难题。过去几十年间,对稻米日趋增长的需求主要是通过上世纪70年代“绿色革命”的增产措施得以满足,这一革命引进了优良的水稻品种,并改进了生产技术。然而近年来,这些技术带来的回报已经减缓,专家们也已发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害虫抗药性与日俱增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3. 目前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创造更多的优良技术,使农民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利用更少的水、劳力和杀虫剂等资源生产更多的稻米,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现正在培育新的水稻品种,它们含有更为丰富的营养价值,能将产后损失降到最低,并可提高抗旱和抗虫能力等。最近在杂交稻和非洲新稻(NERICA)上取得的成就是科学对水稻发展贡献的两个典型例子。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CGIAR)下属各中心、国家农业研究系统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上的合作,以提高稻米的质量、生产率和效率。
经济政策问题
24. 稻米主要生产国同时也是稻米消费大国,这一点几乎没有例外。各国政府既要为贫穷消费者维持较低的稻米价格,同时又要保证能够吸引生产者,这方面总是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传统上,解决这些利益上的矛盾需要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介入这一领域,将稻米列为重点保护商品并享有农业补贴。这种高水平的保护导致国际稻米贸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目前其贸易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4%-6%。
25.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结构调整计划的实施,这一状况开始有所改变,1994年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农业协议》也为各国政府减少干预和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从那以后,世界稻米贸易迅猛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依靠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在非洲更是如此。虽然贸易的开放主要使城市消费者受益,使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稻米,但却给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小农带来了冲击。目前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应对贸易自由化冲击的挑战,同时还要适当帮助小生产者摆脱困境。
26. 国际稻米年的目的是在全球协调一致的框架内,解决与稻米生产系统相关的问题,以便积极挖掘正确管理稻米生产系统的潜力。随后的讨论将研究稻米的各个方面,明确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从而寻求有益于整个稻米生产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
改善营养与粮食安全
27. 通过促进稻米生产系统内的辅助性作物和畜牧或渔业活动,国际稻米年将有助于增加膳食的多样化。这将通过增加生产者收入和在膳食中添加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两个途径来加强家庭的粮食安全。另一个改善营养的战略是改进加工技术和提高各种产品的营养成份。随着食品新技术的应用,必须更好地告知消费者和生产者有关新技术(例如生物技术)的潜在益处、风险和局限性。国际稻米年可以帮助各国发展自己的基础设施,以便支持和规范这些技术的进步。
水稻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管理
28. 全球淡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已经引起人们的日益关注。目前,普遍采用两种方法合理地解决水稻生产体系内的水资源不足。第一种方法旨在减少种植所需要的用水量,包括培育更适于干旱土壤的水稻品种(例如好氧水稻品种)、引入间歇式改良型灌溉系统和加强管理措施等。第二种方法着重于通过每一滴水的多种应用实现合理的水利用,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将水同时用于灌溉和水产养殖。需要强调的是,水管理技术必须持续应用于生产系统中,这样稻田内节约的水就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国际稻米年可以帮助提高对稻田水诸多益处的认知,例如保持稻米生产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等,同时还可促进缺水国家发展水稻种植。
环境保护
29. 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日趋增多。滥用杀虫剂和低效使用化肥应加以制止,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应予以控制。环境资源保护已经引起公众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国际协议也都反映出这一点,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现已转向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履行这些公约的行动上,这种方法将会考虑与水稻发展有关的各种问题,以及以水稻为基础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国际稻米年将有助于各种利益相关者就这些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的挑战与机遇交流具体想法。
提高生产力:有效利用资源的新技术
提高产量:改进农作物管理技术
30. 大多数现有水稻品种,特别是那些高产品种(HYV)和杂交种,均具有超出其现有产量的单产潜力。而且,即使在同样的生产系统中,实际产量也明显不同。它反映了诸多不足,主要是由于种植、施肥和水管理措施使用不当所致。优良的作物管理技术早已存在,但多数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试验或进一步改进,以适应当地条件。加强技术转让的方法包括各研究机构之间共享和交流知识及技术创新手段,在没有大量公共部门支持的情况下向种植者提供服务等。现有的“农民田间学校”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可进行广泛推广。
31. 土壤养分管理也是提高农作物管理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通过采用有效吸收养分的水稻品种、改进氮肥施用方法和使用适当的判断工具提高生产力。通过综合应用抗病品种、天敌、良好的耕作方法和及时施用适量的杀虫剂,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实现害虫、杂草和病害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无论从经济还是从环境方面考虑都比较合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促进了稻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农作物管理上的各种局限完全是相互联系的,需要采用综合系统方法,这种方法称之为“水稻种植综合管理法”,即完全将稻种、土壤与水、养分、害虫和其他作物管理措施综合起来,从而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可持续性。国际稻米年有助于促进信息交流,并应用“水稻种植综合管理法”实现“良好的农业生产规范”。该术语包含了更为有效地利用农业投入物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回报的概念。这种方法确保了生产链中的每个决策环节均能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因素。
收获后活动的系统方法
32. 随着高产品种的引入和种植管理方法的改进,水稻产后系统已经成为刺激水稻发展的一个因素。小规模水稻生产者在低收入国家的生产系统中占主导地位,如果他们要保持其竞争能力,则需要给予极大的帮助,方能使他们赶上日新月异的技术与经济创新。国际稻米年通过“训练与推广”服务,可提高从国家到地方各个阶层的人们对改进信息机制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国际稻米年可着重强调稻米产品“增值”的重要性,所谓“增值”是指为了实现经济回报,战略性地利用水稻收获物所有部分的加工活动。
利用科学:开发、安全评估和技术转换
33. 水稻高产品种、杂交水稻和近期开发的非洲新稻可以在不同的生态地区获得更高或更稳定的产量。科学界在品种改良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必须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加以考虑。尽管如此,机遇和挑战并存,可以通过对水稻植株进行重新设计来提高产量潜力,以及培育适合热带地区的杂交稻从而获得水稻的最高产量。国际研究机构通过与国家机构合作,可以为应对遗传单一和遗传侵蚀等问题提供更多的方法,其中遗传侵蚀将会导致水稻品种极易遭受生物侵袭。此外,上述合作还将有助于在稻米生产系统中采用营养质量更高的品种及水肥需求量更少的复合型品种。
34. 2002年水稻基因图谱的成功绘制更进一步提高了科学的巨大潜力。通过遗传改造,在不危害环境的情况下,不仅可以提高水稻的单产潜力,还可获得抗病、抗草、抗虫以及耐旱和耐盐的品种。然而,这些机遇也在生物安全、田间试验和国家内部的能力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能确保创新成果能够有益于当地人民,而且不会对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国际稻米年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获得帮助的新机遇,以便能够提高其能力建设,并制定生物安全方面的法规,这也是2002年在曼谷举行的国际水稻委员会第29次会议所建议的。
体制范围内的水稻
35. 随着一些国家农业研究和推广能力的下降,在有些情况下,包括民间社会组织和私营机构在内的非政府开发伙伴已经开始与政府在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等领域进行合作。小农户种植水稻就是这种合作的很好例子,例如在整个亚洲实施的“生产与保护综合管理计划”中,推广了由非政府组织发起的农民田间学校,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开始在非洲实施。但是,要想让农民特别是妇女获得更多的土地、资源投资贷款和获得最新技术和新发明的信息,就必须开展更多的合作。很多国家在扩大和拓宽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包括在私营部门)均面临巨大的挑战。涉及农业的政府间法规文书的作用愈加突出,对于像水稻之类作物而言至关重要。例如,与下列内容有关的谈判:食品质量(食品法典)、气候变化、贸易(包括非关税贸易壁垒)、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生物活体安全运输的相关事宜等;以及最近为保证遗传资源的公平获得和利益共享,就植物遗传资源达成的条约,均会对水稻等作物产生影响。
36. 实施国际稻米年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和帮助当前和未来水稻及其生产系统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远大目标,国际稻米年的实施战略将着重于下列中期目标:
37.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际稻米年决心采用一种参与式、磋商式、创新型和积极主动的方法,该方法将承认各阶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能力。为了使国际稻米年在全球、区域、国家和地方一级开展的工作协调一致,国际稻米年应将所有活动纳入国际稻米年框架内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实施国际稻米年活动指定的领导机构,已经成立了一个国际稻米年协调及实施组,在各个层面上帮助协调国际稻米年框架内的各种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由非正式国际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各项活动,该小组设在国际稻米年国际非正式计划与协调会议上设立。日常的管理工作将由设立在粮农组织作物及草原处的国际水稻委员会秘书处具体实施。表1指出了从全球到社区各个层次上国际稻米年的实施框架。
国际稻米年平台
国际稻米年的实施战略
38. 国际稻米年实施战略的基础是鼓励整个社会联合采取各种互惠行动,共同面对稻米生产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实现这一目标将需要开展以下行动:
39. 鉴于国际稻米年是一项全球性的宣传和行动活动,所以,很有必要及时报告各种活动,以增加对国际稻米年成功举措的了解,这些报告当然包括上文中列出的所有行动。粮农组织将与非正式国际工作小组合作编写一份关于国际稻米年活动和成就的最终报告,提交联合国秘书长和所有利益相关者。
40. 为了使国际稻米年的活动获得成功,充足的资金至关重要。粮农组织将从其总部、及其下属的区域、分区域办事处和驻国家代表处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来自各个方面的自愿捐助是开展国际稻米年的各项活动所必需的。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粮农组织建议为国际稻米年设立一个信托基金,有效期为2003年到2005年。国际稻米年的实施战略将有效地利用其资源,使用国际稻米年的资金帮助建立国际稻米年国家组织委员会,并为其提供信息。这些委员会还可以继续提出国际稻米年在2004年之后的远景目标。
国际稻米年的预期成果
41. 2004国际稻米年并非只进行一年努力、2005年以后就遗忘的一项活动。因此,国际稻米年的战略将把稻米年作为信息交流和实施稻米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计划的催化剂。鉴此,在国家和地区一级建立国际稻米年委员会是国际稻米年的一个重要方面,粮农组织特别重视对制定国家计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支持。
42. 全球一级的成果:
43. 地区一级的成果:
2004年以后
46. 为了促进稻米生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稻米年将建立一个框架,并为实现可持续性提供一些手段。然而,在国际稻米年结束后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性。在2004年庆祝国际稻米年之后,粮农组织将与合作伙伴一道,制定并帮助开展后续行动。
47. 联合国大会关于庆祝国际稻米年的决定是及时的。它为利用集体的方法解决稻米和稻米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日趋复杂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这些问题涉及到重要的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全球一半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形形色色的稻米食用方法,各种各样的用途和产品充分证明稻米是一种具国际吸引力和文化意义的食物。稻米的副产品可以用来饲养家畜、鱼类、其他水生生物和野生动物。稻米和稻米副产品是为我们提供日常餐桌食物的诸多食物链的起点。水稻栽培及收获后活动为低收入国家的数亿人提供就业机会,因此稻米生产系统的改进与减贫密切相关。稻米及其生产系统有助于水资源的保持和农田开垦,为鱼类、家畜、益虫和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栖所,帮助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碳的吸收。它们的自然景观还可以用于生态旅游和文化宣传等相关的经济活动。稻米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实用性突出了为稻米可持续发展制定一个协调一致的国际方法的必要性。国际稻米年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实现稻米生产的可持续增长,从而减少饥饿,改善营养,减缓贫困,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