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捕捞渔业产量达9230万吨(以鲜重当量计),其中水生动物产量为9100万吨,藻类产量为130万吨(以湿重计),另外还有珊瑚、珍珠、贝类和海绵等其他水生产品约7700吨。捕捞渔业的水生动物产量(9100万吨)和前三年平均水平相比下降了0.2%(见表1,第4页)。2018年达到历史峰值,为9650万吨,当年恰好秘鲁和智利的鳀鱼(Engraulis ringens)渔获量极其高,随后在2020年受COVID-19疫情影响,渔获量下跌至较低水平。2022年全球捕捞渔业产量继续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每年在8600万吨至9300万吨之间波动(图13)。
图131950-2022年世界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
中国仍是全球捕捞渔业最大生产国,2022年产量为1300万吨,占全球水生动物捕捞总量的14.3%,比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生产国合起来的总产量还高。位列前七的生产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秘鲁、俄罗斯、美国和越南)在全球捕捞渔业总产量中占比超过48%,而位列前二十的生产国则占比约73%。
海洋地区和内陆水域的产量在全球捕捞渔业产量中分别占比87.5%和12.5%,下文讨论了二者的最新趋势。
海洋捕捞产量
2022年,海洋地区的水生动物捕捞总产量为7970万吨,比2021年减少了0.7%,比2018年8440万吨的最新峰值减少了5.5%,当年秘鲁和智利的鳀鱼渔获量相对较高(表6)。
表6按主要生产国分列的海洋地区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
近年来全球海洋捕捞产量的变化趋势仍然在很大程度上由主要生产国和最主要的几个物种驱动,特别是中国正在和计划执行捕捞减产,以及鳀鱼、太平洋沙丁鱼(Sardinops sagax)和日本鲭(Scomber japonicas)等重要物种的丰度发生波动,这些物种的丰度变化幅度很大,会受到厄尔尼诺事件及海洋环境其他变化情况的影响(见 “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的影响”,第202页)。
尽管海洋地区普遍开展捕捞活动,但渔业产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图14a)。如同前些年,2022年产量位列前七的生产国贡献了海洋捕捞总产量的50%(图14b)。单是中国的产量就占全球总量的14.8%,其次是印度尼西亚(8.6%)、秘鲁(6.6%)、俄罗斯(5.9%)、美国(5.3%)、印度(4.5%)和越南(4.3%)(表6)。
图14世界海洋地区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
虽然中国海洋捕捞产量仍位居世界第一,但已从2015年的1440万吨降至2022年的1180万吨,降幅17.9%。中国在“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时期(分别为2016-2020年和2021-2025年)之后继续实施减少捕捞量的政策,预计未来几年捕捞产量会进一步下降,尽管其2022年海洋捕捞产量与2021年水平大体相当。
中国定期向粮农组织报告捕捞产量数据,但近年来只提交了按物种和渔区分列的不完整信息。2022年,中国报告其“远洋渔业”总产量为230万吨,但只提供了上岸的渔获物物种和渔区(西北太平洋,区域61)的细节信息。为补充其他渔区缺失的捕捞数据,从区域渔业管理组织获取了捕捞数据,在粮农组织数据库中另外录入了130万吨,列于区域61“未纳入别处的海洋鱼类”项下,如图15所示,这一数字可能夸大了该区域及“其他鱼类和水生动物”物种群的总渔获量。作为最大的海洋捕捞生产国,中国还需开展进一步工作,也就是与相关官方机构密切合作,以确保按渔区及时报告并正确分列其捕捞统计数据。
图152020-2022年按粮农组织主要捕捞区分列的世界捕捞渔业水生动物平均产量
从区域来看,2022年亚洲国家f贡献了全球海洋捕捞产量的50%,位居其后的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15.6%)、欧洲(16.7%)、非洲(9.2%)、北美洲(6.5%)和大洋洲(2.0%)。
粮农组织全球海洋捕捞数据库包含3000多个物种(涵盖了“未纳入别处”类别)的渔获量数据;2022年有鳍鱼类渔获量约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85%,以中小型中上层鱼类为主,其次是鳕形目鱼类以及金枪鱼和类金枪鱼。图15概要显示了按主要物种和按粮农组织主要渔区分列的海洋捕捞数据。
2010年以来,渔获量最高的三个海洋物种一直保持不变。2022年,鳀鱼渔获量继续位居第一(每年近490万吨),与前些年持平,但低于2018年超过700万吨的峰值。阿拉斯加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位列第二,渔获量为340万吨,鲣鱼(Katsuwonus pelamis)位列第三,渔获量为310万吨(表7)。2022年渔获量排名前十的物种全部是有鳍鱼类,其中三个物种 — 欧洲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鲣鱼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的渔获量都接近历史最高纪录。
表7按主要物种和属分列的海洋地区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
尤其是金枪鱼这种价值最高的物种群之一,其渔获量持续增长,2022年达到历史最高纪录830万吨。2022年,其他一些高价值物种群如头足类、虾和龙虾,其渔获量也保持历史最高水平。龙虾是受COVID-19疫情期间限制条件和出口市场关闭影响最大的物种群之一,2022年渔获量恢复并增长至超过29万吨,不过尚未恢复到疫情前几年的水平。
表8展示了按粮农组织主要渔区分列的过去四年捕捞产量统计数据,以及近几十年的海洋捕捞产量数据。
表8按粮农组织主要捕捞区分列的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
不同的渔区对全球海洋捕捞产量的贡献度差异很大,2022年50%以上的海洋捕捞产量来自西北太平洋(区域61)、中西太平洋(区域71)和东南太平洋(区域87)。
西北太平洋(区域61)仍是粮农组织主要渔区当中产量最高的区域,2022年产量为1860万吨,占全球海洋地区捕捞产量的23.3%,主要由两个产量最高的物种 — 阿拉斯加狭鳕和太平洋沙丁鱼(Sardinox sagax) — 贡献。即使扣除2022年中国远洋渔业重新划分的130万吨产量,此区域2022年产量也仍位居全球海洋地区捕捞产量之首,大幅领先于排名第二的中西太平洋(区域71),后者产量为1380万吨,占全球海洋地区捕捞产量的17.3%。
2022年东南太平洋(区域87)的产量第三高,达900万吨,相当于全球上岸量的11.3%。此区域近年来的捕捞产量数据表明,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6年持续下降的趋势有所扭转,主要是因为鳀鱼上岸量的增长。区域87的捕捞产量持续波动,也体现出上升流区物种渔获量年际变化较大的特点,特别是鳀鱼(其渔获量占该区域总捕捞产量的50%-70%)和茎柔鱼(Dosidicus gigas)。
还值得关注的是,下列渔区2022年的海洋捕捞产量也创下历史新高:
- 中东大西洋(区域34):2022年为550万吨。此区域的特点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包括海洋和近海中上层资源,以及深海底层资源。2022年的渔获量延续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上升趋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沙丁鱼渔获量的增长。
- 中西太平洋(区域71):2022年为1380万吨。金枪鱼和类金枪鱼非常重要,其中鲣鱼和黄鳍金枪鱼是该区域产量最高的两个物种。此外,该区域拥有大量小型中上层鱼类,如沙丁鱼、鳀鱼和鲹鱼。然而,还要指出,该区域渔获量占比相当大属于“未纳入别处的海洋鱼类”(2022年占比23%)或其他类别。
- 西印度洋(区域51):2022年为570万吨。该渔区区域捕捞产量最高的是种类是金枪鱼和类金枪鱼,其次是小型中上层鱼类及各种珊瑚鱼(主要为珊瑚礁相关鱼类)。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印度洋捕捞产量总体上稳定增长,特别是受东印度洋(区域57)捕捞产量的驱动;但是,近年来由于捕捞压力减轻,捕捞产量开始下降。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2023年协定,各方日益关注对公海资源的管理,部分原因是对过度捕捞的普遍关切,另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此类区域的资源开发状况(见“全球生物多样性协定背景下的渔业和水产养殖”,第205页)。公海区域是指专属经济区以外的地区,其距任何海岸线超过200海里,此类区域占全世界海洋面积的近三分之二。遗憾的是,由于粮农组织的全球捕捞渔业统计数据未对专属经济区和公海区域的捕捞数据作出区分,故无法对公海的捕捞状况进行评估。每年征集数据时,要求各国向粮农组织按物种和渔区报告其捕捞渔业产量。粮农组织的主要渔区在20世纪50年代划定,比专属经济区的设定要早很多年,因此二者不能直接比较。
通过分析公海区域的大洋(表层及“深海”)物种渔获量,可获得公海区域渔获量的主要趋势的迹象。这些物种的总渔获量从20世纪50年代起呈上升态势,从100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1100万吨,生物多样性在70年代末后开始增长,尤其是深海资源的渔获量,这是因为科技发展促进了深海捕捞活动,以及沿海地区管辖范围扩大和资源量不断减少导致机会减少后,需要开发新的渔区域。
内陆水域捕捞产量
2022年,全球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为1130万吨(表9),与2021年相比降低了0.3%。虽然内陆水域渔业2020年也受到COVID-19疫情的严重影响,但近年来全球内陆水域产量的变化趋势更多地是受到中国渔获量缩减的影响。另一方面,根据官方报告的数据,全球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似乎保持相对稳定,稍稍低于2018年的历史峰值1210万吨。
表9按主要生产国和区域分列的内陆水域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
2020年起,中国的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不再是全球第一高。2022年,印度和孟加拉国分别以190万吨和130万吨捕捞产量超过中国。尽管中国的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仍位居全球前三(2022年120万吨),但其官方报告的渔获量已比2017年的220万吨减少了近47%,这是中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政策结果,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在长江流域实施为期十年的禁渔政策,旨在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但同一时期中国内陆水域水产养殖及陆基水产养殖的扩张也抵消了其内陆水域捕捞产量的减少,因而中国内陆水域的总产量总体上仍有所增长。
除中国外,在几个主要生产国,尤其是孟加拉国、印度和坦桑尼亚内陆水域捕捞产量增长的推动下,近年来全球内陆水域捕捞产量呈现出相对小幅的增。长。
但是,很难评估内陆水域捕捞产量的长期趋势。过去二十年里捕捞产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国家层面报告和评估工作的改善,而不是因为部分国家报告捕捞产量的实际增加。这种改善也可能掩盖了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保持不变或日益下降的趋势。包括几个主要生产国在内,很多国家的内陆水域数据收集系统仍不可靠,收集的数据质量低下,甚至某些国家完全没有建立此类系统,这均导致内陆水域捕捞产量被低估。官方报告的捕捞产量中通常要么少报了自给性渔业和休闲渔业的捕捞产量,要么完全未报。许多国家并不向粮农组织报告,或只报告一部分内陆水域的捕捞产量。因此,粮农组织近期已开展工作,评估是否可能以替代方法来解决这些数据缺口,提高粮农组织内陆水域渔业统计数据的质量(插文2)。
插文2评价粮农组织内陆渔业统计状况
尽管近年来内陆水域渔业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有明显改善,但在收集和向粮农组织报告相关数据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长期性的问题。
内陆渔业对于国家和全球粮食安全及生计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低收入缺粮国家和内陆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遗憾的是,很多国家并未定期收集产量统计数据,这不利于制定国家和区域渔业政策和规划,也妨碍了对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而这一切都需要最新且可靠的统计数据。在在负责内陆水域资源管理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圈子中,渔业管理机构和利益相关方往往被边缘化,改善统计工作有助于减少这种边缘化现象(见“内陆渔业管理的重点”,第163页)。
向粮农组织报告的官方内陆渔业数据在渔业覆盖范围或报告的物种数量方面往往不完整。很多国家实际报告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与内陆渔业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形成反差。于是,很多情况下只有一些主要的目标物种或具有商业价值的物种受到定期监测。结果就是约50%的全球内陆水域渔获量数据仅能以最高级别的分类单位呈现,即所谓的“未在其他类别中包含”的淡水鱼类(Actinopterygii,辐鳍鱼纲)。内陆水域那些低价值但对于地方有重要意义的非正式或生计型渔业渔获量要么报告不足,要么完全未得到报告。改进渔获量调查或报告的国家通常不对历史时间序列进行追溯分析或修订,造成时间序列中断或渔获量逐年增加,而这种情况是由改进数据收集方法导致的人为结果。
此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监测内陆渔业面临的实际挑战所引起的,内陆渔业大多为小规模渔业,往往高度分散,捕捞作业具有季节性或偶然性。内陆水域捕捞还发生在非常多样的环境下,如大型湖泊、水库、河流及洪泛区、溪流和稻田。就很多内陆渔业活动而言,尤其构成当地社区重要营养来源的内陆渔业活动,可用于监测和管理内陆水域的资源有限,更是加深了上述实际挑战。大多数内陆水域生产国都属于欠发达的经济体,全球产量最高的内陆水域生产国中有五个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1(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
因此,粮农组织的估算或调整的内陆渔业渔获量数据比例高于海洋渔业渔获量数据 — 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渔业中当前主导趋势的有限备用信息进行估算或调整是不可靠的。渔获量估算值还会多年反复进行,有可能导致系统性的报告数值偏低或偏高。
为解决这种情况,粮农组织积极主动地对已公开发布的内陆渔业统计数据进行评估。此举旨在查明需要在哪些国家做出努力并在未来提供支持,以增强内陆水域渔业数据的收集工作。除了传统的捕捞量评估调查,粮农组织正在制定技术指南,用以评估内陆水域捕捞产量的替代估算方法的潜力。其中包括对预测性方法的评估,例如鱼类生境模型、捕捞努力量模型,以及鱼类消费模型等基于推导的方法。目标是改善各国和粮农组织内陆渔业统计数据的整体质量,并在讨论内陆渔业对粮食安全、生计、减贫以及水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关键贡献的政策论坛上提高认识。
缺乏内陆水域捕捞渔业的物种细分数据是一个长期持续的问题。虽然很多国家改善了对内陆水域的监测,但50%的全球内陆水域捕捞产量数据仅为所谓的“未纳入别处的淡水鱼类(Actinopterygii)”的最终汇总数字,此数字在过去二十年几乎没有改变。然而,这种不详的捕捞产量数据所占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区域间差异极大,比如在欧洲低至10%,而在亚洲某些国家高达60%以上。
主要物种群之一“鲤鱼、鲃和其他鲤科鱼”的捕捞产量持续增加,从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期的每年约70万吨增至2022年的近180万吨,贡献了近年来内陆水域捕捞产量的大部分增量。“罗非鱼和其他慈鲷科鱼”近年来捕捞产量持续增加,从每年不足70万吨增至超过80万吨。“淡水甲壳类”捕捞产量保持稳定,每年在40万吨至45万吨之间,但2022年降至27万吨,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下降。
内陆水域的捕捞活动相比海洋地区更为集中化,由许多主要生产国在拥有重要水体或河流流域的地区开展(图16a和图16b)。2022年,14个国家的内陆水域捕捞产量在全球内陆水域捕捞总量中占比超过75%,而在全球海洋捕捞总量占比相当的则是19个国家。大部分主要的内陆水域生产国属于较不发达的经济体 — 内陆捕捞总量中有90%以上发生在亚洲和非洲,这些生产国在监测内陆渔业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因为内陆渔业高度分散、作业复杂且资源密集,导致难以监测。
图16内陆水域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亚洲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一直占全球的60%以上(2022年为720万吨),2022年产量最高的五个国家都位于亚洲,共贡献了超过50%的内陆水域捕捞量。不过,很多亚洲国家内陆渔业的历史贡献正由水产养殖业的贡献所补充或取代。
非洲的情况截然不同。2022年非洲内陆水域渔业捕捞产量为330万吨,占全球的29%左右,对于很多非洲国家而言,内陆渔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水产养殖业的贡献相对较小。在非洲的很多内陆国家中,内陆水域捕捞渔业产量占其水生动物总产量的80%-100%(图17)。这一产量对于很多国家(如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和尼日利亚)十分重要,但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对内陆捕捞渔业进行有效监测和管理。
图172020-2022年内陆水域捕捞渔业水生动物产量在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总产量中平均所占比例
粮农组织捕捞统计数据的质量
粮农组织用于维护和更新捕捞渔业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各国的报告,但不限于此。所以粮农组织统计数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渔业机构每年收集并报告给粮农组织的数据是否准确、完整和及时。
提交的数据通常不完整、不一致或不符合国际报告标准,粮农组织致力于与各成员合作,尽可能梳理数据。遗憾的是,很多情况下相关国家并未响应粮农组织要求,未能解决已查明的官方数据问题。在此类情况下或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粮农组织可能会根据从其他官方数据来源获取的最佳数据(包括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公布的数据,或通过标准方法得到的数据)做出估算或调整。
粮农组织成员报告数据的及时性问题或不报告的问题也依旧存在,都会影响粮农组织估算的捕捞渔业总产量数据的整体质量。迟交调查表使粮农组织难以在每年3月中旬正式发布数据之前处理、验证和审核统计数据,尤其是最近一年的数据。
虽然最主要的生产国报告了大部分捕捞渔业生产统计数据,确保了粮农组织全球捕捞产量数据估算的可靠性,但是粮农组织继续就一些重要国家的数据提交问题或数据质量问题表示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