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 土壤
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具有肥力特征的疏松表层。它是由气候、母质、生物、地形、时间等自然成土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也受人为活动因素长期作用的影响。发育良好的土壤,其垂直剖面具有明显的层次差异,如腐殖质层(B层)、母质层(C层)和基岩(R层)。土壤的物质组成包括固体物质(矿物质及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复杂的组成使土壤具有变化多端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性状。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与非生物环境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在土壤诸多性质中最本质的性状是肥力,能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同时而不间断地供应和协调植物所必需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长条件。因此,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农、林、牧业的基本生产资料。
280. 土壤单元
土壤分类系统不同级别中的土壤个体。如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中的水稻土、褐土、潮土是土类级别的土壤单元;潴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是亚类级别的土壤单元;黄泥土、白土则是土种级别的土壤单元。土壤单元用于编制土壤图则称土壤制图单元,不同比例尺精度的土壤图采用不同级别的土壤单元或土壤单元组合编绘出图斑。
281. 土壤分类
将陆地表面或一定地区范围内分布的多种土壤群体的发育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和属性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区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土壤学者制订的土壤分类方案常有异差,按学术观点主要有三种体系:①以原苏联为代表的地理发生学土壤分类;②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形态发生学土壤分类;③以美国为代表的诊断指标土壤分类。中国1991年提出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方案,是以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征为基础、以土壤发生学为指导而制订的。土壤分类是中国土壤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和土壤改良的科学依据。
282. 土壤分布
土壤类型分布随地理位置、地形高度变化而呈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土壤类型的分布,既与生物气候地带性条件相吻合,表现为广域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规律;又受地域性、局部性的地形、母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地域分布和微域分布,并分别称之为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①土壤水平分布。指土壤类型的分布与演替同地理位置(纬度、经度)的变化相一致的现象。②土壤垂直分布。指山地土壤类型的分布与演替同海拔高度的变化相一致的现象。③土壤地域分布。包括土壤中域分布和微域分布。土壤中域分布是指中地形范围地带性土壤与非地带性土壤按其发生演变方向呈有规律地更替的现象。微域分布则主要是因小地形的变化以及母质、水文地质等条件的差异,而呈现的土壤分类基层单元的分布。如华北平原,土壤地域性分布在不同土壤地带呈现不同的特征。
283. 土壤区划
根据土壤分布规律、地区性土壤类型组合及开放利用特点,将一定自然区或行政区域的土壤按区划系统划分出不同的区域,并编制成土壤区划图的过程。土壤区划系统一般概括为:①高层区划单元,包括土壤生物气候带、土壤气候地区等,主要依据生物气候条件,反映土壤地带性特征,指出土壤利用、改良和农业发展方向。②基层区划单元,包括土壤区、土域、土片等,主要依据土壤形成的地貌类型、母质特性和水文地质特点,反映地区性土壤的分布状况与类型组合,为制定农业生产规划和土壤改良利用措施提供依据。
284. 土壤地带性
土壤类型分布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土壤地带性包括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①土壤水平地带性。土壤类型分布大致随纬度、经度的生物气候条件而演替的规律性。如在中国东部由南而北随着热量逐渐减少,依次分布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攘-暗棕攘等土类;在中国温带自东向西随着干燥度增大分布的主要土壤有暗棕攘-黑土-黑钙土-栗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等土类。②土壤垂直地带性。土壤类型分布随地势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演替。如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自上而下分布有亚高山草原土-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山地暗棕壤-山地黄棕壤-山地黄土类和亚类。
285. 土壤形成因素/成土因素
影响和决定土壤形成方向、发育程度和特征特性的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时间;人为因素指垦殖、耕作、施肥、灌排等。在不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如在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高温多雨条件下,形成强酸性的、富含铁、铝的砖红壤等;在温带半干旱地区,丛生禾本科植物为主的草原植被下,形成中性至碱性的栗钙土等;在人为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可以改变自然因素作用的成土方向,形成特定的耕作土壤,如各种类型的自然土壤经长期种植水稻,进行水耕、灌排等措施,都可形成水稻土。
286. 土壤形成过程/成土过程
在各种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土壤发生发育的过程。它是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总和,包括岩石的崩解,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合成,以及物质的淋失、淀积、迁移和生物循环等。在不同的成土因素作用下,有不同的成土作用和成土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土壤。如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湿热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下,土壤进行脱硅和富铁、铝化过程,形成砖红壤、红壤、黄壤等;在寒温带冷湿润气候的针叶林下,土壤发生灰化过程,黏粒和铁、铝淋失并淀积于下层,上层的硅相对富集,形成灰化土;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灌溉不当,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水上升积聚于地表,造成次生盐渍化过程,形成次生盐土。研究成土过程,了解土壤中各种物质的移动转化规律,对合理施肥和耕作,培育肥沃土壤,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87. 成土母质/土壤母质
地表岩石经风化作用形成的松散碎屑,是形成土壤的基本的原始物质。坚实的大块岩石变成碎屑后,产生了孔隙,具有通气透水性;化学风化使部分营养元素成为简单易溶盐状态供植物吸收;母质中细小黏粒也具有一定保蓄养分和水分的性能。因此,母质具备了初步的肥力性质,为生物生长繁殖和土壤形成奠定了基础,根据母质的形成和搬运情况,分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后者是指经重力、水利、风、冰川等搬运后再沉积的母质,如坡积母质,冲击母质、风积母质、冰碛母质等。
288. 土壤质地/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中各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及其所表现的土壤砂黏性质。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组粒级含量的比例,是土壤较稳定的自然属性,也是影响土壤一系列物理与化学性质的重要因子。土壤质地不同对土壤结构、孔隙状况、保肥性、保水性、耕性等均有重要影响。根据土壤中砂粒、粉粒和黏粒三级含量,并参考砾石量,可划分为三大质地类型,即沙土类、壤土类和黏土类(其下各细分若干质地名称)。
289. 土壤发生层
简称土层。母质成土过程分异出来的自然层次。同一土壤剖面的不同土层具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和物质组成。一个发育完整的自然土壤剖面具有的基本发生层次是,0层(植物残落物层):位于剖面最上部,包括A00层(枯枝落叶层)和A0层(粗有机质层);A层(腐殖质层):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处形成的矿质表土层,腐殖质含量明显高于往下的土层;B层(淀积层):黏粒成分一般均高于A层;C层(母质层):位于B层或弱发育土壤的A层之下,经过一般的物理和化学风化,但生物作用极其微弱,明显保留着原岩石的风化状态,并逐渐过渡到母岩(R层)。
290. 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各种有机物质的总称。它包括:暂保持形态学特征的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动植物残体的产物和代谢产物(如肽、简单有机酸、脂蜡和碳水化合物);以及动、植物残体经复杂的腐殖化过程所形成的腐殖物质。其中,腐殖物质是主要成分,约占有机质总量的50%-85%。土壤有机质是土壤中最活跃的成分,矿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5%左右,是土壤肥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状和生物特性的影响极大。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合理轮作和换茬,是更新、提高和调节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有效途径。
291. 耕作层
经耕种熟化的表土层。一般厚15厘米-20厘米,养分含量比较丰富,作物根系最为密集,粒状、团粒状或碎块状结构。耕作层常受农事活动干扰和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水分物理性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较大。要获得作物高产,必须注重保护与培肥耕作层。
292. 底土层
位于心土层以下的土层。一般位于土层表面50-60厘米以下的深度。受地表气候的影响很少,同时也比较紧实,物质转化较为缓慢,可供利用的营养物质较少。一般也把这一层的土壤称为生土或死土。
293. 土壤结构
土壤颗粒(包括团聚体)的排列与组合形式。在田间鉴别时,通常指那些不同形态和大小,且能彼此分开的结构体。土壤结构是成土过程或利用过程中由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按形状可分为块状、片状和柱状三大类型;按其大小、发育程度和稳定性等,再分为团粒、团块、块状、棱块状、棱柱状、柱状和片状等结构。观察土壤剖面中的结构类型,可大致判别土壤的成土过程。如具有团粒结构的剖面与生草过程有关;淀积层中有柱状或圆柱状结构则与碱化过程有关。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水、气、热以及养分的保持和移动,也直接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结构须根据不同土壤存在的结构问题,相应采用增施有机肥料、合理耕作、轮作、灌溉排水等措施。
294. 土壤基质
风化-成土过程中形成的、由<0.01毫米的矿质和有机颗粒组成的连续相。包括0.009毫米-0.005毫米的粗基质颗粒、0.004毫米-0.002毫米的细基质颗粒和<0.002毫米的细粒物质,并可分为浊松基质、黏结基质、胶凝基质、高度胶凝基质和絮凝基质等。鉴定土壤基质类型,有助于判断:①土壤的风化-成土阶段,由低级至高级表现为浊松基质->黏结基质->胶凝基质->高度胶凝基质;②土壤肥力水平(高度熟化土壤的耕层中多具凝基质);③土壤基质与粗骨颗粒的比例(基质比),反映土壤总的颗粒组成特征。
295. 土壤容重
在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壤的烘干重量。土壤物理参数之一。其单位为毫克/立方米。土壤容重大小与土壤质地类型、土壤结构及有机质含量有关。也受耕作、施肥、灌溉等人为管理的影响。耕作层泥炭土、火山灰土及稻田土壤容重较低,而一般土壤底土核心土层容重较高。土壤容重不仅能反映土壤的结构性,而且是计算土体重量、土壤水分、养分和盐分贮量,以及孔隙度的必要参数。
296. 土壤密度/土壤比重
单位体积土壤(不含孔隙)的烘干重量。土壤物理参数之一。其大小与土壤的化学与矿物组成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密度较低。
297. 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
一般以单位质量干土所持水的质量表示。土壤水分是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土壤湿度过低时作物吸水困难,甚至凋萎;而湿度过高,又会发生渍害。种植业要获得满意的收成,对土壤湿度的监测及调控十分重要。
298. 土壤颗粒
构成土壤固相的物质。按其来源与组成可分为矿物质的、有机质的及有机质与无机质复合的群体。一般来说,矿质部分占土壤固相重量的95%以上,有的高达99%。土壤颗粒起着支撑植株生长的作用,其粒径大小、组合比例与排列状况直接影响土壤的基本性状。
299. 土壤坚实度/土壤穿透阻力
土壤抗楔入的阻力。一般用金属柱塞或探针压入土壤时的阻力表示(单位为Pa)。土壤对柱塞压入的阻力由土壤抗剪力、压缩力和摩擦力等构成。是土壤强度的一个合成指标。柱塞压入土壤有动载和静载两种方法,不同的方法的测定值不同,但有联系。柱塞的形状有锥体、平头、圆球及楔子等,这些对测定值也有影响。对同一种方法的测定值,主要决定于土壤质地、容量和含水量。其中含水量的影响最大。土壤坚实度可预测土壤承载量、耕性和根系伸展的阻力。
300. 土壤孔隙
土壤中除固相所占容积以外的空间。土壤孔隙是贮存水分、空气和养分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伸展的空间,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按土壤孔隙的大小和性质可分为非活性孔隙、毛管孔隙和通气孔隙三类:①非活性孔隙。孔径小于0.002毫米,所持水分不易为植物根系吸收。②毛管孔隙。孔径为0.02毫米-0.002毫米,其间保持着毛管水。③通气孔隙。孔径大于0.02毫米,其间水分可因重力作用排出。毛管孔隙的多少往往决定土壤的贮存性能;而通气孔隙的多少则表示土壤通气排水能力。制定农业措施时,一般对鲇质土创造较多的通气孔隙,对砂质土增多毛管孔隙。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量÷土壤密度)]×100%
301. 土壤结持度
土壤在不同含水量范围内具有不同触觉的物理状态。土壤含水量从高到低按触觉不同可划分为黏滞、塑性、酥软和刚性四个结持阶段。就土壤的内在性质而言,结持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土壤黏结力和黏着力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产生的。土壤结持的划分在耕作上有重要意义,农机具的运动和操作,耕作质量及耕作效率都与土壤结持度有关。
302. 土壤抗逆性
土壤对不利于植物生长的某些因素的缓冲能力。当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失调或出现障碍因素时,土壤具有一定的自身调节和缓解能力,这种调节能力的产生,来自不同粒级的微团聚体的组合。土壤抗逆性有一定的限度,当由外因引起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严重失调,或障碍因素的强度超出土壤的负荷时,这种性能就会减弱或丧失。
303. 土壤抗蚀性
土壤抵抗外营力对其分散和破坏的能力。土壤的结构、质地、腐殖质含量、吸收性复合体的组成等是决定土壤抗蚀能力的主要因素。土壤分散性高,团聚力弱,胶体数量少,腐殖质含量低和坚实性大等,是土壤抗蚀能力小的基本标志。
304. 土壤供水性
在作物生长全过程中土壤能够充分而协调地供给水分的性能。土壤性质不同,供水性能有差别。砂质土持水性差而易缺水;黏质土的土粒表面大,容易滞水,使有效水含量降低。具有粒状结构和“夜潮”现象的壤质土,粒状结构内部的毛细管孔隙可以储存水分,可以通过毛细管将地下水引至根系活动层,使供水状况比较协调。
305. 土壤供肥性
土壤在作物生长全过程中供给所需养分的性能。由于土壤自身的性状不同,供肥能力大小和快慢各异。通常是含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肥劲长而稳,肥力平缓协调;有机质少的砂质土有前劲而后劲不足,黏质土有后劲而前劲不足。土壤供肥性是鉴别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306. 土壤容量
在作物不致受害或过量积累污染物的前提下,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一般的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含量,未超过一定浓度之前,不会在作物体内产生明显的积累或危害作物,只有超过一定浓度之后,才有可能生产出超标的作物产品,或使作物减产。土壤容量包括绝对容量和年容量两方面。绝对容量(Q)是指土壤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它是由土壤环境标准定值(CK)和土壤环境背景值(B)来决定的,以重量单位表示的数学表达式是:Q=(CK-B)×2250,式中2250为毫克/公斤换算成克/公顷的换算系数。在一定的区域、土壤特性和环境条件下,B值是一定的,土壤标准值(CK)越大,土壤环境容量越大。因此制定准确的区域性土壤环境标准极为重要。年容量(QA)是土壤在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土壤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情况下,每年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与绝对容量的关系为:QA=K×Q,式中K为某污染物在某土壤中的年净化率。土壤环境容量主要应用于土壤环境质量控制,并作为工农业规划的依据。污染物的排放必须与土壤环境容量相适应。非积累性污染物在土壤中停留时间很短,可以依据绝对容量参数控制。积累性污染物在土壤中产生长期毒性效应,可根据年容量控制,使污染物的排放与土壤净化率保持平衡。总之,污染物排放必须控制在土壤绝对容量或年容量之内,才能有效减少污染危害。
307. 土壤污染
人类所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致使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和城市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过量使用的农药和化肥,未经妥善处理的人畜排泄物、生物残体等。一般根据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分为化学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其中以化学污染最为普遍、严重和复杂。防治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包括:①生物防治。使土壤污染通过生物降解或改种能富集污染物的植物,以消除土壤污染。②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促进某些有毒物质的移动,使其被淋洗或转化为难溶性物质,减少被植物吸收的机会。③增加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吸收容量,从而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离子和农药的吸收能力,利用腐殖质的络合能力增大污染物的可溶性或固定。④加强水田管理。利用排水冲洗的办法,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浓度,或通过落干或淹水,使污染物转变成毒性较小的形态,或转变成作物难吸收的形态。⑤合理施用化肥。减少化肥的流失污染。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尽可能采用综合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采用新的剂型,农药要用在关键时刻和地点,严格遵守农药的安全施用规程等。⑦对于毒性大的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采用客土、翻土。其优点是改良较彻底,但对于大面积土地则因成本过高而不易推行。
308. 土壤污染指数
评价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等级所用的一种相对的无量纲指数。以单因子表示土壤污染程度或土壤环境质量的等级为单项污染指数(Pi),也称分指数。数学表达式是土壤污染的实测值(Ci)与评价标准(Si)之比。Pi=Ci÷Si。Pi≤1时,表示土壤未受污染,Pi>1时,表示土壤受到污染。直接反映超标倍数和污染程度。是确定土壤环境管理时的重要依据。综合污染指数(P)由单项污染指数综合而成。在简单处理时,一般采用单项污染指数相加,或相加后再平均的方法。
309. 土壤矿物
土壤中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各种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的总称。包括土壤固相物质中除有机质和生物体以外的所有无机质部分,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原生矿物以及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含水氧化铁、含水氧化铝等次生矿物。土壤矿物占土壤固相物质的绝大多数,一般约占干土重的95%以上,是土壤最基本的物质成分。它影响土壤的质地、孔隙、通气性、透水保水性、供肥保肥性等一系列肥力性状。
310. 土壤适耕性/土壤宜耕性
土壤适宜耕作与否的物理性状。是土壤黏结性、黏着性和可塑性在耕作时的综合反映。土壤黏结性强,农具不易入土,土块不易散碎;黏着性大,易黏着农具,耕作阻力大;可塑性强,易成泥条,干后土壤板结。上述性状主要决定于土壤的质地、结构和含水率。黏土的可塑下限含水率低于16%,适耕的含水量范围小,宜耕期短;砂性土可塑下限值高达23%左右,宜耕的含水量范围大,宜耕期长;壤土则居于二者之间。
311. 土壤肥力
土壤提供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养分、水分、空气、热量以及其他环境条件的能力。它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特性的综合表现,也是土壤不同于母质的本质特性。包括自然肥力、人工肥力和二者相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自然肥力是由土壤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的综合表现。它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各种自然因素质量、数量及其组合适当与否。自然肥力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的产物,是土地生产力的基础,它能自发地生长天然植被。人工肥力是指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土壤改良等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肥力。土壤的自然肥力与人工肥力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才能用以为人类生产出充裕的农产品。经济肥力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的统一,是在同一土壤上两种肥力相结合而形成的。仅仅具有自然肥力的土壤,不存在人类过去劳动的任何痕迹。而具有经济肥力的土壤,由于其中包括人工肥力,则凝结有人类的劳动。由于人工肥力是凭借人的生产活动形成的,人们就可以利用一切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促使人工肥力的形成,并加快潜在肥力转化,使土地尽快投入生产。人类的生产活动是创造人工肥力,充分发挥自然肥力作用的动力。土壤肥力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土壤肥力变好变坏既受自然气候等条件影响,也受栽培作物、耕作管理、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以及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农业生产上,能为植物或农作物即时利用的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叫“有效肥力”,不能即时利用的叫“潜在肥力”。潜在肥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效肥力。
依据拟定的土壤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水平评定的等级称为土壤肥力分级。分级的目的是掌握不同土壤的增产潜力,揭示出它们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为施肥、改良土壤提供科学依据。参评项目一般包括土壤环境条件(地形、坡度、覆被度、侵蚀度),土壤物理性状(土层厚度、耕层厚度、质地、障碍层位),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储量指标、养分有效状态(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等。项目的具体选择,可根据土壤类别而定。评级方法有累计积分法和数理统计法等。评定结果可划分瘦土、熟土、肥土和油土等级别。
土壤肥力监测即观测土壤肥力因子动态变化的过程。土壤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随着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不断地产生变化,有些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有些变化则不利。掌握土壤肥力因子的动态变化,及时预测和调控,可使土壤肥力的发展与作物的需求经常处于协调状态,以取得作物高产稳产的效果。
312. 土壤侵蚀
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根据侵蚀营力不同,通常分为水蚀、风蚀、重力侵蚀三种主要类型。水蚀的主要形式有溅蚀、片蚀和沟蚀等;风蚀分扬失、跃移和滚动等;重力侵蚀包括崩坍、滑坡、崩岗、泻溜等。土壤侵蚀的发生和发展,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侵蚀因素的不同组合决定着侵蚀的类型、程度、分布及潜在危险的大小。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广,地形起伏大,黄土母质疏松深厚,降雨强度大,农耕历史久,人类活动频繁,植被覆盖率低,都是引起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土壤侵蚀导致土壤退化,土地资源劣化,土地生态系统失调,并导致泥沙沉积污染,淤塞河湖水库,危害农田,对农林牧业生产、水利、电力和航运事业危害极大,直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13. 土壤退化/土壤衰弱
土壤肥力衰退导致生产力下降的过程。是土壤环境和土壤理化性状恶化的综合表征,有机质含量下降,营养元素减少,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侵蚀,土层变浅,土体板结;土壤盐化、酸化、沙化等。其中,有机质下降,是土壤退化的主要标志。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原来稀疏的植被受破坏,土壤沙化,就是严重的土壤退化现象。
314. 风蚀/风蚀作用
风的吹蚀和磨蚀的总称。因风挟带沙屑吹过地面吹蚀并磨损地面岩石和松散沉积物的现象。当风速很小时,风蚀不显著;当风速达到4.5-6.7米/秒时,风就能吹动干燥的粒径0.25毫米的沙粒。风蚀也叫吹蚀或叫吹扬。是指风吹过地表时,产生紊流,使细粒物质离开地表,从而使地表物质遭受破坏。磨蚀是指风沙流紧贴地面迁移时,沙粒对地表物质的冲击和摩擦。迎风面的岩壁,特别是沙岩,由于风沙流钻进孔隙中,不断旋磨,可能形成口小内大的风蚀穴。由于风蚀作用而形成的风蚀地貌有雅丹、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谷和风蚀残丘、风蚀壁龛、风蚀柱、风城等。
315. 中国土壤分类
以土壤发生学为指导,土壤属性为依据的一种土壤分类系统。中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采用美国马伯特制订的的土壤分类;50年代初期开始,采用苏联的地理发生学土壤分类。1958年-1960年全国第一次土壤普查时,总结农民群众鉴别土壤农业性状的经验,提出了第一个农业土壤分类系统。1978年中国土壤学会提出了《全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在此基础上,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始时,于1979年7月提出《暂拟土壤工作分类系统》(修改稿);在此次土壤普查的野外工作接近完成时,于1987年12月在太原召开土壤分类会议拟订出《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经过修改,于1992年定稿,确立了12个土纲、29个亚纲、61个土类和231个亚类的高级分类单元;基层分类单元为土属、土种和变种,而以土种为基本单元。
316. 砂土
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根据国际制的规定,砂土含砂粒可达85-100%,而细土粒仅占0-15%。中国规定,砂粒(粒径1-0.05毫米)含量大于50%为砂土。砂土保水保肥能力较差,养分含量少,土温变化较快,但通气透水性较好,并易于耕种。在利用管理上,要注意选择耐旱品种,保证水源,及时灌溉,注意保墒,施肥时,应薄施勤施。
317. 壤土
指土壤颗粒组成中砂粒、粉粒和粘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是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的一种土壤质地类别。其结构松而不散,粘而不硬,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较好,宜于种植诸多作物,耕种方便,适耕期较长,便于调节,是农业生产较理想的土壤。
318. 黏(粘)土
土壤颗粒组成中粘粒含量较高的土壤。土壤质地的基本类别之一。根据国际制的规定,黏土含砂粒(粒径2.0-0.02毫米)0%-35%,而细土粒占到45%-100%。中国规定,粘粒(粒径小于0.001毫米)含量大于30%的为粘土。湿润的粘土壤能搓成直径3毫米的土条,并能卷成环,轻压成薄片。粘土保水力和保肥力较高,蓄水量大,土温比较稳定,但通气透水性差,并且耕作困难。在管理利用上,要注意排水措施,采用深沟、高畦、窄垄等办法,增施有机肥料,以改造土壤结构。
319. 红壤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形成的中度脱硅富铝化具红色风化层的土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低丘陵地区,以江西、湖南分布最广,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区均有分布。其典型特征是具有深厚红色风化层,多发育于花岗岩等风化物及第四纪红色黏土。黏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黏粒中游离铁占全铁的 50%-60%。B层呈红棕色或黄橙色,网纹层发育明显;黏粒硅铝率1.8-2.4,风化淋溶系数<0.2,盐基饱和度<35%,土壤PH值5.0-6.0。红壤处于温湿气候条件下,无霜期长,适宜亚热带多种农作物及经济作物的生长 。但常有季节性干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土质黏重紧实,有机质含量少,缺速效氮磷,需要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
320. 黄壤
湿润的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黄色土壤。根据其成土作用及发育程度的差异,可分为黄壤、灰化黄壤和表潜黄壤三个亚类。它是中国南方山区主要土壤类型之一,广泛分布在亚热带与热带的山地上,以川、黔两省为主,在滇、桂、粤、闽、湘、鄂、赣、浙、皖、台等地也有相当面积。母质以花岗岩、砂岩为主,也有部分第四纪红色粘土。粘土矿物以蛭石为主。黄壤剖面呈黄色或蜡黄色,尤以淀积层黄色最为鲜明。其有机质含量较高,可达5%-10%,但淋溶作用较强,一般交换性盐基含量很低,表土层每100克土一般不超过10毫克当量。盐基饱和度在10%-30%之间。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PH值为4.5-5.5。通常表土酸性较心土、低土强。根据不同条件,可发展林业、经济作物和粮食生产。
321. 棕壤
暖温带湿润气候区落叶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处于硅铝化阶段并具粘化特征的土壤。曾称棕色森林土。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河北、河南、山西、皖北及鄂西的山地垂直带中也有分布。其成土母质主要为中、酸性基岩风化物及其他无石灰性沉积物。具有明显的淋溶过程,碳酸盐及可溶盐被淋失,黏粒向B层聚积;原生矿物进一步风化分解,形成以水云母、趾(虫至)石为主的次生黏土矿物,伴有蒙脱石和高岭石。B层硅铝率3.2左右。全剖面颜色分异不明显,表层呈灰棕色,下部以棕色或浅褐色为主。在自然植被下表层粗有机质含量6%左右。全剖面不含游离碳酸钙,土壤PH值5.0-6.5。适宜种植果树和柞树,多种旱作,是北方较好的农业土壤;山坡为林业基地。
322. 黑土
温带湿润气候与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具有深厚腐殖质层的土壤。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中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山前波状平原和台地上;干旱地区海拔2 000米以上的平缓山顶也有少量分布。其形成不仅具有草甸化腐殖质积累过程,还具有森林土壤的黏化和盐基淋溶过程。剖面形态为:具有黑色深厚的腐殖质层,厚度在30 厘米以上;灰褐色的棱块状和核状淀积层,内夹铁猛结核和白色二氧化硅粉末;母质层多为更新世洪积黄土状黏土沉积物,在山区为基岩风化坡积物,表土有机质含量3%-6%,高的达10%以上,以胡敏酸为主,胡敏酸同富啡酸之比在1.5-2.5。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以钙、镁为主,盐基饱和度≥80%,PH值6.0-6.5。全剖面质地黏重,无石灰反应,黏土矿物以水云母和蒙脱石为主,含少量水化氧化物和高岭石,黑土自然肥力很高,大部分已开垦为农田,盛产大豆、高粱,玉米和小麦,是松嫩平原地区的主要农业土壤。
323. 褐土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发育于排水良好地形部位的半淋溶型土壤。在中国,分布于关中、晋东南、豫西以及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等山地低丘、洪积扇和高阶地,水平带位处棕壤之西,垂直带则位于棕壤之下,常呈复域分布。其成土母质富含石灰,成土过程处于脱钙阶段,是具有黏化和钙质淋移淀积特征的土壤。全剖面通常由腐殖质淡色表土层(A)、淀积黏化层(Bt)钙积层(BCa)及母质层(C)构成。A层有机质含量1.5%左右,B层褐色或综褐色,氧化铁含量略高于上层 ,核块状结构,有黏粒胶膜淀积,钙积层多出现假菌体或石灰结构,底土一般不受地下水影响。黏土矿物以水云母和蛭石为主,伴有少量蒙脱石和高岭石。土壤PH值7.0-7.5,盐基饱和度>80%。褐土多已垦为农地,适种多种旱作物,土层深厚,耕性良好,为所在地区的主要耕作土壤。
324. 土地
由土壤、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被等要素组成的,同时还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活动成果的自然历史综合体。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构成农村生产关系中最有决定意义的客体。土地作为人们生存的空间,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作为劳动者立足处所和进行劳动的工作场所,土地是必需的再生产条件。人们不仅要从土地上取得必须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还能凭借土地去接收来自宇宙的物质和能量。人的劳动只有同合并于土地的自然力结合,才能进行生产活动,创造出物质财富。但在不同的部门,土地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在工业和其他非农业部门(采掘工业除外),土地不直接加入劳动生产过程,只是劳动者工作和居住的场所以及空间操作的基础,起立足点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既是劳动对象,又是劳动手段,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并与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是人们利用生物有机体和自然力,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把无机物质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农业生产必须在广阔的土地上进行,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以便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加快物质和能量转换。农业中的第一性生产(植物生产),对土地有特殊的依赖性。凝聚自然力的土地,不断供给和调节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是农作物吸收营养的重要源泉。人们的劳动作用于土地,可以改善土壤中的水、肥、气、热状况,但不能直接从外部向农作物输入物质和能量,而要以土地为载体,通过土地传递给植物。农业中的第二性生产(动物生产),既要以第一性生产为基础,又要以土地为生产场所。由于土地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土地所有制形式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两者分离与结合的形式,直接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作为生产资料,与其它生产资料相比,具有三个重要特点: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人们的劳动只能对现有的土地进行改造,改变它的形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用途,而不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土地。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不仅是指整个地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面积有限,而且是指农、林、牧、渔业各类用地的面积都是相对有限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类用地,如耕地、林地、牧地、水面等,都有其特定的界限。②土地能永续利用,生产力可以不断提高。其他生产资料,如机器、设备等在生产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消耗以至报废。作为农业生产资料的土地,只要合理使用,会越用越好,成为永久性的生产资料。土壤肥力既可以由各种天然成土因素(如母质、气候、生物、地形等)的综合影响形成自然肥力,也可以通过施肥、耕作、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等人为因素形成人工肥力。而且人工肥力的形成不像自然肥力那样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人们在正确认识土壤及其肥力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注意保护和培育,就能够加速人工肥力的形成,促使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转化为农作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有效肥力,提高土地生产率。尽管人们无法创造新的土地,不可能扩大土地面积,但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合理利用土地,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借以提高土地生产力。③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土地占有的空间,总是与特定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和经济条件(如人口、交通、距离市场远近、生产力水平等)相联系。土地地理位置的差别,土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对土地的利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受到四个因素的制约:①土地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条件优越的土地,如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温湿适度,位置优越,交通方便,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森林茂密,矿藏丰富,易于开发等,其利用的范围就宽,用途就广。反之,气候恶劣,无霜期短,地势高峻,交通阻塞,矿藏贫乏,不易开发等,其利用的范围和具体用途就窄。②社会制度及与之相联系的土地所有制。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根本谈不上合理利用土地的问题。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对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培育和提高土壤肥力无能为力,土地利用也就不合理。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为开发利用土地创造了物质和技术条件,但另一方面,土地私有制又不利于对土地进行长期性的改良和采用科学的轮作制度,会促使农业资本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掠夺式的经营,引起对土壤肥力的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废除了土地私有制,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有利条件。但要把合理利用土地的客观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调整好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关系,执行正确的政策,加强土地管理。③人口、劳动力、资金、交通、产业结构、距离市场远近等经济条件。随着人口、劳动力的增长,会使土地利用的范围扩大,但也会带来争夺土地的矛盾和土地价格的上涨。资金的多少、交通条件的好坏和产业结构如何,都影响土地利用的范围和性质。④科学技术条件。土地的有用与无用,是相对于经济条件和科学水平而言的。有些土地在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不能开发利用,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之后,就可能改造成良田,或者建成新兴的工矿区,或者开辟为旅游胜地。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表明,只有尚未充分利用的土地资源,没有不能利用的土地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包括两个密切联系的方面:①广度开发。积极而又稳妥地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资源,尽可能扩大农业用地,研究和探索利用不易利用的土地的方法和步骤。②深度利用。实行集约经营,在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上追加对土地的投入,使一切纳入农业生产的土地都能高产稳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必须遵循三项基本原则:①节约用地。随着人口与经济的增长,耕地面积缩减、非农业用地增加是一个必然趋势。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许多国家的基本政策。城镇建设、工矿建设、农业基本建设、农村住宅建设,都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状况,力求少用土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为了贯彻节约用地原则,许多国家都重视建立和健全土地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档案,制定土地利用规划,采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各项建设占地,杜绝浪费土地的现象。②因地制宜。根据各类土地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使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土地的需要。③保护资源。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整治,用地与养地结合,以利于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中国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南北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五个温度带,东西跨湿润、半湿润与半干旱、干旱两大地理区域。地区之间气候条件相差悬殊,地形错综复杂,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各类土地分布很不平衡,目前不易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多,按人口平均占有的土地资源数量较少,是世界上人多地少的国家之一。
325. 土地单元
土地特性相对均一的地块,评定和划分土地的基本空间单位。一般来说,土地单元既是一个能反映自身特性的最基本地块,同时也是工作中取样和获得数据的工作单位,因此,划分土地单元是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按土地物性、区位条件和利用方式基本一致的原则进行。土地单元划分原则一般采用:一致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土地单元划分方法主要有叠置法、主导因素判定法、网格法、均质地域法、土地类型法和街坊法。确定土地单元后,应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确定每个单元上的土地鉴定指标数值。确定土地单元指标值或参数的常用方法有以点带面法、以线带面法和面积加权法。以点带面法即以单元内的某一点数值作为整个单元的特征值;以线带面法即以单元内的某一等值线代表整个单元的特征;面积加权法是当单元由若干不同值的均值区域所组成时,则可把不同值所占的区域面积的比例作为权重,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单元的特征值。
326. 土地类型
土地各个构成因素(土壤、岩石、地貌、气候、植被和水分等)性状的不同量的不同组合。土地类型的性质取决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不从属于其中任何一个单独因素。土地类型是土地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元。若以土地作为总体,土地类型就是总体中的个体,因此,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利用土地实质上是利用土地类型。依据一定标志划分土地类型的工作称为土地分类。由于分类目的不同,存在着多种土地分类。
327. 土地系统
少数土地单元有规律重复出现的地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土地单位,具有地貌形态、植被和土壤的一定组合型,即具有一定的土地单元结构。其内部可实行同样的土地利用组合,在农业上就是农业区域类型。土地系统是一个地区土地调查的对象和制图单元,制图比例尺一般为1﹕10万到1﹕100万,可为土地勘查和土地规划服务,也可为土地单元抽样调查提供一个抽样框架。土地系统的优化配置强调综合运用各学科和技术领域中所获得的成就和多种优化配置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取得各种单一技术无法实现的效益。土地系统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因素,相应地,其系统优化技术也是一个社会—经济—技术系统。
328. 土地结构/土地构成
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地段内往往存在几种不同的土地类型,它们相互之间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并存在着一定的物质与能量的联系。这种组合关系就叫“土地结构”。土地结构是土地类型在水平空间分布关系的形式,表明土地群体,即土地与土地之间的水平分布关系。土地结构也是土地质量评级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重要依据。一方面表明各类用地面积分别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还反映各种用地类型的组合方式。优化的土地结构,才能保持土地利用系统的良好功能。
329. 土地属性
土地综合的或某一方面性质的描述。由于土地的两重性,决定了土地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的自然属性指自然形成的土地固有的特性。如空间特性(土地的外形、“三维”空间)及土壤、植被、水文、地质等的特性。这些特性对评价土地的生产能力、配置各业生产用地、正确解决和处理土地开发利用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矛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对农业生产和建设也都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并进而影响土地利用的效益。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指土地作为社会土地关系的客体表现出来的特性,即在土地自然力的基础上,土地被人类社会利用、改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
330. 土地质量
土地各种属性综合影响效应的总和。它是土地的综合属性,也是土地对某种用途适宜不适宜,或适宜程度高低的表示。土地质量的差别,实质上是土地生产力高低的差异。土地质量可以用可度量测定的土地属性,即土地特性指标综合表述,也可以用土地生产力的指标表示,如产量、产值、净产值、纯收入、利润、级差收益等。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状态下,土地质量的含义也有差异。在农、林、牧业等利用中,土地质量指的是土地生物生产能力的差异,即土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工业、交通、城镇等非农业建设利用中,则是指以区位条件优劣为主造成的劳动生产率或土地使用效益的差异。
331. 土地适宜性
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用途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可分为现有条件下的适宜性和经过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两种。土地按其适宜的广泛程度,又有多宜性和单宜性之分。多宜性是指某一块土地同时适用于农业、林业、旅游业等多项用途;单宜性是指该土地只适于某特定用途,如陡坡地仅适于发展林业、水域仅适于发展渔业等。由于每块地有不同等级的质量,因此在满足同一的用途上,还有高度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或不适宜的程度差别。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土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纲、级、亚级。纲为最高层次评级组成单元,它反映土地适宜程度的种类,按联合国粮农组织编著的《土地评价纲要》一书分为“S纲”(适宜纲)和“N纲”(不适宜纲)。“S纲”表明土地质量能充分或基本满足某种特定用途的需要,该用途产生的效益足以抵偿投入的消耗,而且没有破坏土地资源的危险性。“N纲”表明土地质量不能满足某用途的需要,如土地质量太差、经济效益过低或该用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恶化等。级为第二层次评级组成单元,反映“土地适宜性纲”内的土地的适宜程度。适宜“S纲”下分三个等级,“S1”级表示高度适宜,“S2”级表示中度适宜,“S3”级表示勉强适宜。不适宜“N纲”下分两个等级,“N1”级表示当时不适宜,如果采取某种改良措施后可变为适宜;“N2”级表示永久不适宜。亚级是第三层次评级组成单元,反映土地适宜性级内限制因素的原因或所需改良措施的种类。亚级分类的土地限制因素用英文小写字母来表示。如易受洪涝灾害影响,勉强适宜种植农作物的适宜性亚级用S3f来表示(洪水)。由于侵蚀原因,中等适于发展畜牧业的亚级牧草地可用S2e来表示(土壤侵蚀)。不适宜性纲的表示方法也是如此,如N1m(水分),由于土壤水分亏缺,暂时不宜发展农作物;N2s(石质地),永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332. 土地生态
土地生态是土地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制约所构成的开放的、动态的、分层次的和可反馈的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由土地、自然环境、技术、政策、人等生态因子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任何一种因子的变化都会使自然界原有的土地生态平衡被打破,尽管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恢复功能,但这个功能是有他自身的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将不能恢复。土地生态评价是对各种土地生态类型的健康状况、适宜性、环境影响、服务功能和价值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的过程。土地生态建设是在对土地生态要素的损害源、受损范围、受害程度以及生产力水平、资源状况等方面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整治土地、恢复和增强生态功能的生态重建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过程。例如,2001年在内蒙古赤峰市启动的总投资为11370万元人民币的“中德财政合作内蒙古科尔沁荒漠化土地生态建设工程项目”,计划完成治沙造林面积40250公顷。土地生态规划是根据生态学原理,以提高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为目标,在土地生态分析、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土地生态系统结构、格局的方案、对策建议的过程。土地生态规划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土地利用规划的专项规划,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土地生态评价结果为基本依据来布局和安排各类土地生态系统的比例和空间分布格局,这种规划对社会经济因素考虑相对较少,因而所得出的用地结构和布局规划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可称为理想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模式;二是在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供给能力和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据此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方案。后一种规划结果既符合生态学原理,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而更有适用价值。土地生态规划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土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分类研究法,根据各个土地个体生态功能属性上的差异性而进行的群类划分,它是选择优化各种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据之一;二是把各种土地功能类型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并侧重于各种功能型土地的空间相互关系分析。
333. 土地污染
土地因受到采矿或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的侵入,恶化了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使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并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过程。按污染源不同,可分为工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四类。工业污染主要是工业排放的废渣、废水、废气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的污染。工业排放的各种大气污染物中,以粉尘、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为主,约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3/4;工业废水排入江河湖泊和海洋,成为污染水体的主要污染源,污水直接渗入土壤或被引用于农田,会污染土壤和农产品;工业废渣不仅占据大量的空间,而且含有有害成分,被水溶解后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随着各种交通工具流动越来越频繁,它们排放的废气中尾气成为污染大气、水域的一个重要污染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也使城乡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土地环境内的某些因素或施加物等也会构成对其自身环境的污染,如农用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带来的污染。土地污染必然引起和促进其他环境要素污染。如当进入土地的污染物质数量超过其容量和自净能力时引起水体、生物和大气的污染。甚至导致农作物的产量、质量下降,引起农作物的污染,进而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土地污染的防治必须从治理污染源着手,防治土地污染和水污染并重。防治土壤污染的措施主要有:生物防治、施加抑制剂、增施有机肥料、加强水田管理、改变耕作制度和换土、翻土等。
334. 水土流失
在水、重力和风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母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移和沉积的过程。多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包括水的损失(蒸发损失、径流损失、深层渗透损失)及土地损失(或称土壤侵蚀)。土地损失又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混合侵蚀、风力侵蚀等形式。水力侵蚀是由水力作用引起的土壤侵蚀。因侵蚀作用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面蚀、沟蚀及河沟侵蚀三种。面蚀包括溅蚀、片蚀及细沟侵蚀;沟蚀又称线状侵蚀,包括细沟侵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河沟侵蚀也叫荒溪侵蚀、是指山区的小河沟由于山洪暴发而产生的侵蚀作用。重力侵蚀是土壤、成土母质或风化岩体在土体水(或入渗水)和重力作用下发生的侵蚀现象,如滑坡、崩塌、泻溜等。混合侵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营力引起的土壤侵蚀作用。如在水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下,引起的泥石流、崩岗等现象。风力侵蚀是以风力作用为侵蚀动力,破坏地表土壤,母质或其他组成物质,并使之运转和堆积的过程。引起水土流失的因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降水、地形、土壤、地质、植被、风等方面。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乱砍乱伐,毁林毁草;滥垦滥牧,陡坡开荒种地;不合理的耕作技术,如顺坡耕种、顺坡开垄、开矿,修路,兴修水利、水电站,以及其他基本建设;挖掘根用药材,如人参、当归、甘草等;农村掏矿,开石,挖磁土等副业生产;在坡地全面整地造林、烧山整地造林等;铲草皮、挖树根作燃料等。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①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丧失。如黄土高原每年流失的土壤达16亿吨,伴随着流失掉4000多万吨氮、磷、钾肥料,降低土地生产力。②淤积江河、湖泊、水库,给防洪、供水、灌溉、发电、航运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很大困难。如黄土高原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多吨淤积在下游河道、湖、水库中,下游河道每年淤高1厘米,已成为心腹大患。③危害交通。如在水土流失区,汛期常因水土流失造成铁路、公路阻塞,冲毁路基,运输中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①西北黄土地区,即黄土高原。总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称世界水土流失之最。②南方红壤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南方12个省、自治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热带亚热带地区,现有红黄壤坡地约1.8亿亩。③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地区,分布在黑龙江和松花江流域,黑土层年平均冲刷0.3厘米-1.0厘米,风蚀地区年吹蚀表土0.2厘米-0.3厘米。④北方土石山区。包括太行山、五台山、燕山、沂蒙山等地区,水系为海河及淮河流域。
335. 土地退化
由于土壤质量要素发生障碍及土地质量变坏而引起土地生产力下降的趋势。有物理性退化和化学性退化。其产生原因有自然灾害、人为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等。土地质量退化的主要形式有:①土地侵蚀(水土流失)。由自然界发生风力、洪水(水力)和机械重力及人为滥垦、滥伐、滥牧等原因所致。②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③土地盐碱化。主要由灌溉不当和排水不畅引起。④土地次生潜育化。是水田土地的退化形式,主要由排灌不当和不合理耕作制度所造成。⑤土地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三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和生物污染(种子、产品污染)所造成。此外,还有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土地质量退化等。土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防治土地退化,是合理利用土地的重要途径。
336. 沙漠化/土地荒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一部分半湿润地区)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使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的现象。其结果是产生沙漠化土地。沙漠化影响到大约世界六分之一的人口和36亿公顷的土地,占所有干地面积的70%,或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中国沙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东部等地的半干旱草原地带,新疆、甘肃和内蒙西部的沙漠地带的外围,在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地带。其中沙漠化现象较严重的是:西北的乌鞘岭、贺兰山以东,中蒙国界线以南地区;华北的长城以北地区;东北的嫩江下游和白城以西地区。产生沙漠化的因素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干旱、地表形成的松散砂质沉积物、大风的吹扬等,人为因素包括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沙漠化的主要危害是破坏土地资源,造成33亿公顷的放牧地的退化,占旱地面积47%的有限雨育耕地的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结构退化,以及占旱地面积30%的人口密集程度高和农业潜力大的灌溉耕地退化,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引起农牧生产能力降低和生物生产量下降。
土地荒漠化指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等因素,干旱、半干旱或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或其它营力致使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耕地、草原、牧场、森林和林地的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或丧失,包括:①风蚀和水蚀致使土壤物质流失;②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或经济特性退化;③自然植被长期丧失。根据地表形态特征和物质构成,荒漠化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冻融及石漠化。中国根据《防治荒漠化公约》,将荒漠化的概念定义为“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土地生产力下降直至土地资源丧失生产能力,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资源衰退演变过程”。国家林业局2002年1月29日发布了第二次全国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截至1999年,中国共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1995至1999年,五年净增荒漠化土地5.20万平方公里,年均增长1.04万平方公里;净增沙化土地17180平方公里,年均增加3436平方公里。据监测,中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宁夏、陕西、山西等18个省区的471个县、旗。监测结果显示,沙化土地在中国30个省区市均有分布,其中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甘肃、河北、陕西、宁夏、四川、山东10个省(区)占全国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7%。与1994年第一次沙化土地普查相比,沙化土地面积扩大的主要有内蒙古、辽宁、黑龙江、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山东8个省区,共扩展2.29万平方公里。监测结果表明,三北防护林、长江防护林等生态工程作用明显,建设力度大的地区,荒漠化、沙化均呈减少趋势。据对监测结果分析,造成中国土地荒漠化、沙化并加速扩展的原因有气候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不合理的人为活动,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过牧,这是草地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二是滥樵、滥挖、滥采,这是局部地区土地荒漠化、沙化扩展的重要原因。三是滥垦,5年间在固定沙地及草地上开垦的耕地面积达1.7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近一半面积变成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四是滥用水资源,一些地区由于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大片沙生植被干枯死亡,沙丘活化。由于干旱和荒漠化,地下水位逐年下降,河流断流,植被减少,沙尘暴活动频繁,耕地沙化或被流沙埋没,致使耕地面积减少,作物减产,草场退化,畜牧业受损。据初步估算,中国由于风蚀和水蚀,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其损失的氮、磷、钾比全国化工业生产化肥的总量还多,每年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亿元人民币。
337. 土地破坏
土地因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可利用性完全丧失的现象和过程。
338. 土地灭失
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等)或人为原因导致土地实际使用价值消失的事实。土地灭失是权利的标的物—土地的灭失,故以灭失的土地为对象的所有权或其他各项权利,也随土地的灭失而消灭,已设定的他项权利,或经被查封、拍卖的场合,也因其标的物的灭失而消失。当土地灭失,土地的现况与登记簿的标示登记发生不一致的现象,使土地登记簿不能显示其土地状况。因此,在土地灭失的场合,必须申办已灭失土地的灭失登记。土地的灭失登记有两种:一种是已登记的一宗土地全部灭失时所进行的登记,在不动产登记上称为土地灭失登记;另一种是已登记的一宗土地中,部分被灭失时所申办的登记,这种登记是将已登记的土地,以部分消失为原因,将消失的土地面积由登记簿上原面积中扣除。
339. 干旱
长期无雨或少雨,引起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干旱的强度取决于土壤有效水分贮存量和植物的耐旱强度。干旱类型有:①土壤干旱。由于土壤水分亏缺,植物根系吸收水分严重不足,植株体内水分平衡失调,造成植物萎蔫而受害。②大气干旱。土壤中虽有一定的有效水分,但由于空气干燥,植物根部吸收的水分满足不了植物蒸腾作用所消耗的水分,使植物体内缺水而受害。若土壤干旱与大气干旱同时出现,则旱象更加剧烈。农业上所指的干旱主要是土壤干旱。
340. 土壤熟化
通过农业生产活动的定向培养,使土壤肥力提高,转变为适宜作物生长而成为高产、稳产土壤的过程。熟化的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良好,水、肥、气、热诸肥力因素协调,微生物活动旺盛,供给作物水分养分的能力强。
341. 耕作土壤
经过人类的耕作、施肥、灌排、土壤改良等生产活动影响和改造的土壤。其形态、性状和肥力特性在不同程度上有别于当地的自然土壤,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如长期灌溉和种植水稻的土壤,发生层重新分异,形成具有耕作层、犁底层和水耕氧化还原层的水稻土。耕作土壤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342. 田
丘陵山区山丘两侧的可耕坡地。大都为经过平整修建的阶梯状农田。宜水宜旱,排水较易,而灌溉水源常不稳定。新开田一般耕作层浅、土壤肥力较低。宜采取增施有机肥、深耕晒垡、兴修水利。粮肥轮作等措施以保持水土和提高土壤肥力。
343. 水田
城、镇、村庄、独立工矿区内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于种植水稻等水生作物的土地。水田按水源情况分为灌溉水田和望天田两类。灌溉水田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用于种植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指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作物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
344. 垛田
中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宜种各种旱作物,尤适于生产瓜菜。但垛田间有小河间隔,不便行走,须用小船接送,再加田面较小,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图13.垛田(江苏省)
13.Raised fields with irrigation canals clearing (Jiangsu Province)
13. Champs surélevés construits avec le déblai des canaux (Jiangsu)
345. 冷浸田
山丘谷地受冷水、冷泉浸渍或湖区地下水浸渍的一类水田。具有深厚的潜育层,排水不良,土壤通气透水性差。春季土温回升慢,秧苗迟发,不易高产。常行单季稻-冬泡休闲耕作制。需兴修水利,增施热性肥、石灰和磷肥等以改良土壤。可行半旱式起垄栽培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水稻生长季内垄台栽稻,垄沟养鱼或种水生作物;冬春季则在垄台上种旱作物。
346. 围垦
在沿江、滨湖和海边的滩地上圈筑围堤进行垦殖的工程技术。对海滩地的围垦又叫海涂围垦;对经常淹在水下的海湾浅滩的围垦又叫围海造田。对滨湖滩地的围垦也叫围湖造田。在围垦区内要修建完整的排灌系统,排除地面径流,控制地下水位,并对种植的作物进行合理灌溉。海涂垦区首先要引淡水淋洗土壤盐分,并采取蓄淡养青、种植耐盐作物等措施积累土壤有机质,加速土壤脱盐,提高土壤肥力。
347. 圩田/围田
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地势低洼,地面低于汛期水位,甚或低于常年水位。其中,地势较低、排水不良、土质黏重的低沙圩田,大都栽水稻;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不宜保持水层的高沙圩田,常种棉花、玉米等旱地作物。
348. 坝地
水土流失地区于沟道或宽谷中筑坝修堰拦截泥沙而淤出的农田。打坝淤地造田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措施。中国坝地主要分布于西北黄土高原及内蒙古、湖北、山东等省区,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在山沟间也有一些坡度较小而较宽广的自然坝地—谷底田。发挥坝地增产潜力,须采取防洪保收,排涝除碱,坝地灌溉,种植适宜的作物,加强坝地管理养护等措施。
349. 岗田/岗地
丘陵山区小山岗上坡度较为平缓的可耕地。一般无灌溉条件,主要靠天然降水,大多为旱地。由于有一定坡度,水土流失较严重,耕作层浅,肥力较低。宜采取等高耕作、垄沟耕作、粮肥分带间套轮作等措施,保持水土,提高土壤肥力。
350. 梯田
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修筑梯田时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图14.梯田(贵州省)
14.Terrace fields (Guizhou Province)
14. Champs en terrasses (Guizhou)
水平阶整地后坡面外高内低的梯田称反坡梯田。反坡面坡度视荒山坡度大小而异,一般为300-500,坡陡面窄者反坡度较大,反之较小。田面宽1.5米-3米。长度视地形被碎程度而定。埂外坡及内侧坡均为600。反坡梯田能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土,适用于干旱及水土冲刷较重而坡行平整的山坡地及黄土高原,但修筑较费工。
坡式梯田指山丘坡面地埂呈阶梯状而地块内呈斜坡的一类旱耕地。它由坡耕地逐步改造而来。为了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量,则在适应位置垒石筑埂,形成地块雏形,并逐步使地埂加高,地块内坡度逐步减小,从而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减少地面冲刷。许多地方在边埂上栽桑植果,栽种黄花草等,既巩固了地埂,增加收益,又提高了水土保持效果。在条件许可时,坡式梯田应改造成水平梯田。
复式梯田指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在山丘坡面上开辟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等多种形式的梯田组合。它的修建宜经过统筹规划,在必要条件下还可配合水平沟等水土保持工程,以提高坡面耕地的保水抗蚀能力。修建复式梯田可更合理地利用土地,节省工程投资和提高水土保持效益。
351. 谷坊
在山地丘陵或土石山区的侵蚀切沟内,防止侵蚀沟继续下切和沟壁坍塌而修筑的小堤坝。高度一般都在5米以下,多为1米-3米。主要作用是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沟底继续下切;拦截泥沙,使沟底川台化,防止沟坡发展,减轻山洪和泥石流的危害,为在沟底发展农、林、牧业创造条件。谷坊种类按建筑材料可分为土谷坊、石谷坊、土石混合谷坊、杨柳桩谷坊、柴草谷坊等;按用途可分为拦沙谷坊、淤地谷坊、蓄水谷坊等。修筑谷坊要做到坝体坚固,基础坚实,溢洪口大小适宜,坝后消力池布置合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按先上游后下游,先支沟后干沟的顺序兴建,先修低坝,逐年加高,并配合生物措施,可使侵蚀沟逐步绿化。
352. 拦沙坝
拦截泥沙以防其下泄危害而建造的坝。在水土流失区,当河沟上游土壤流失物以沙石为主时,洪水期水流将携带大量沙石抬高河床,或外溢掩埋河沟两岸农地。为减少径流中的沙石量和调节雨季洪水流量,在有季节性水流的河沟内,选择口小肚大的部位建坝。通常经数年或10年左右时间即可淤满坝库。这种情况在花岗岩水土流失区最常见。淤满后的坝库即成沙库,平整后加黏土和有机质改良,可开辟做农地。
353. 旱地
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旱地是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中的三级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