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已经存在了数千年,是定栖社会的一个可完善却又不可动摇的要素。 在我们的集体想象中,农业是食物和生存的题中应有之义,因而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条件。粮农组织的名称本身就认定,农业是人类经验中的一个领域,如食用土壤里长出的果实一样,理所当然且亘古不变。
然而,当我们目睹水培农场在沙漠里蓬勃发展、垂直农场兴起、植物摩天大楼在城市中破土而出时,我们可能会合理地怀疑:我们是否仍然需要土壤?在一个气候紧急情况频发、历史的必然性趋于瓦解、开拓性的生物技术研究引领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确定在人类文化中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将继续存在下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再过一二十年,农业是否还以我们认得出的形式存在?农耕是否还是为所有人提供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泰国的水培蔬菜特写:长在一小块海绵上的几种莴苣。 ©AdobeStock/Kudos Studio
下一个25年
在粮农组织成立以来的75年中,其初期奉行的理念,即种植更多粮食以养活更多人口的简单方程式,即便没有完全过时,其复杂程度也大大增加了。
在斯威士兰姆巴巴纳以南20公里的Manzini,一名顾客在超市里购物。 ©粮农组织/Giulio Napolitano
世界在持续发展,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发展,毫无疑问,也养活了更多人。然而,这种势头难以为继。随着粮农组织迎来75周年,离全球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最后期限只有10年,数十个国家仍然尚未取得足够进展。食物不足人数又在上升,五岁以下儿童中有近2亿不是生长发育迟缓就是早早夭折,有30亿人无法获得 最基本的健康饮食,人数之多令人震惊。肥胖及与膳食相关的非传染性疾病在成人和儿童中蔓延。根据专家建议,食用大量过度加工的食品可能持久地改变了我们肠道中的无数微生物群。
COVID-19疫情导致的封锁措施无疑使我们认识到,运转良好的食物供应链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持久的核心地位。这场危机也揭示了世界对农业和屠宰业工人的依赖,而这些工人往往是遭受剥削与不公平待遇的移徙工人,处于社会的底层。从广义上来说,农业依然至关重要。
然而,在其他方面,当然对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城市消费者来说,基于土地的农业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明显。在富裕国家,农业部门的产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农业利用面积正在下降,对财富创造的贡献也十分有限。无论是在贫穷国家还是富裕国家,农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已经降低。在过去几十年里,农业食品经济的重心已从土地所有权(数千年来一直处核心地位)转移到投入所有权,继而是提供服务和加工能力,最后转移到了零售部门。
蔬菜种植者从白俄罗斯明斯克蔬菜工厂的两块蔬菜种植圃之间穿过。 © Sergei Gapon/NOOR为粮农组织拍摄
然而,在其他方面,当然对于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城市消费者来说,基于土地的农业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变得不那么明显。在富裕国家,农业部门的产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小部分。农业利用面积正在下降,对财富创造的贡献也十分有限。无论是在贫穷国家还是富裕国家,农业在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已经降低。在过去几十年里,农业食品经济的重心已从土地所有权(数千年来一直处核心地位)转移到投入所有权,继而是提供服务和加工能力,最后转移到了零售部门。
长期以来,农业也一直提供非食物产品,比如用来建造房屋的木材、用来制作衣服的棉花等,如今这一过程正在加速发展。农业 — 这个在其历史大部分时间里一直生产必需但又低附加值商品(却仍无法让许多人填饱肚子)的行业,目前已在包括先进疗法、工程和运输等一系列第三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全世界的土壤仍然具有巨大的有益潜力,但生存其中的细菌更有可能激发医药领域的突破,而非用于促进新一代水平管理的作物生长。相反地,非农业、非陆地生物量产品(如昆虫或藻类)的营养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大规模利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业可能不再是人们所畅想的人类延续的支点,而是很快将被视为生物经济领域的一个分支。
回顾粮农组织迄今为止所使用的所有方法,诸如国家驱动的生产主义、以发展为主导的计划设计、以小农为中心的可持续性倡议等,都体现了对粮食与农业之间密切联系的悠久认识。所有这些方法都仍将在粮农组织的运作历史及政策组合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所有这些都不是为我们这个时代设计的。在我们这个时代,每天都有新发现,创新层出不穷,经常要进行全面彻底的重新规划。所有的传统办法,不管多么有用,都不足以使世界走上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永不后退的道路。
无人机从葡萄园上空飞过。 ©AdobeStock/Jean-Bernard Nadeau
粮农组织在新的管理层领导下跨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而当前的形势是开放、不断变化、多方向的。粮食可能不会与农业完全脱钩,但发展出了较短的联系,两者的关系不再是彼此独占,而是更加趋于非对称。粮农组织未来几乎肯定会致力于不同的议题。
粮农组织已经在积极开发面向农民的应用软件和金融产品,包括在植物病害诊断、逆境分析和农作物保险方面,并计划利用大数据来实现粮食安全目标。比如,利用远程传感器监控生物质水生产率;建立收获后系统管理交互平台;通过区块链提供农业保险,并将智能合约与卫星生成的天气数据及手机钱包相连。所有这些项目都在研究阶段或已进入实施初期。
在肯尼亚,一名粮农组织专家在手机上的eLocust3应用程序中输入坐标,追踪蝗虫幼蝻带。 ©粮农组织/Luis Tato
由于科学成果和创新几乎可以即刻为广大用户获取,粮农组织不应再固守第三方知识传播者的传统角色,必须转变为实时知识的共同创造者。要实现这个角色转换,就只能通过与生成大量知识的机构(即学术机构和私营部门)开展深入、主动的协作。
与此同时,在国家层面,各国政府正采取促进创新的框架。比如,在2019年年中,至少有49个国家制定了生物经济战略。在此后一年中,欧盟推出了“从农场到餐桌”的战略,制定了建立公平、健全、环境友好的区域粮食体系的目标。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政策措施,粮农组织有责任通过提供分析方面的投入、应用知识和监管系统,来加强有利的实施环境。例如,2019年,各成员国要求粮农组织设计一个可以统一粮食生产数据化方面各项政策和标准的机制。这些要求中的大部分都与技术有关,有些将涉及治理,包括数据保护、降低偏见的风险、解决数据鸿沟问题等。
在非洲难民营,粮农组织的姊妹机构世界粮食计划署已利用聊天机器人来评估粮食和营养需求。鉴于人工智能在涉及粮食安全、营养和健康应用软件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粮农组织已与梵蒂冈和全球科技巨头合作,共同签订了《罗马人工智能伦理宣言》,该宣言融合了道德愿景、科学远见和监管努力。
直到最近,这种在一个主要联合国机构、世界信仰权威和硅谷之间的合作还看似不大可能发生。然而,不断演变的社会参与和全球治理模式都揭示广泛重叠和累积影响的可能性,《罗马宣言》的签署国就通过呼吁“算法伦理学”影响了 数十亿人的生活。大体而言,不久的将来会出现大量的行动联盟,围绕横跨众多领域的挑战,汇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实体和大量追随者,这是一种由数字化支撑的团结,旨在获得改善人类社会的结果。在这类协作运动中,较有针对性的一种联合措施是粮农组织的“手拉手”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旨在将富裕程度各不相同的国家实现结对帮扶,即捐助国与受援国共同合作,实现既定的粮食安全目标。“手拉手”平台配备了丰富的数字资源,作为一项公共产品,这些数字资源必定会通过众多如毛细血管般的双边伙伴关系的增长来积累价值。
诸如灌溉计划之类的基于模拟数据的实体项目以及传统的能力建设或赋能计划都不会在未来终止。然而,粮农组织在下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将转变技术援助和宣传的方式,力求提供系统性的支持,利用最新科研成果和大数据,结合全球宏观指标,推动实现社会转型。
粮农组织“手拉手”地理空间平台展示坦桑尼亚莫西Rombo区的土地覆盖(上)。 ©粮农组织
地理空间信息补充了地面所采集的信息,并通过后者验证。2012年,图中所示区域的监测和数据采集由护林员完成(下)。 ©粮农组织/Simon Maina
粮农组织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涵盖粮食安全所有方面(包括气候和环境维度在内)的科学政策平台。为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粮农组织于2020年年中设立了首席科学家的职位。同期,还发布了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各国粮食供应链采取的特定干预措施,不仅将大幅降低健康膳食的成本,使其变得更可负担,从而改善数十亿人的营养状况,还可能每年节约五分之四与膳食有关的健康和气候成本(共3万亿美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两项成本到2030年将使全球各国的预算不堪重负。
在孟加拉国,儿童使用平板电脑作为学习设备。 ©粮农组织/Mohammad Rakibul Hasan
2030年仍然是消除一切形式的饥饿和营养不良的最后期限。在与时间赛跑、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局势转变,农业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应用软件取代传统农具。食物本身也发生了改变,我们对食物在生物和文化层面的理解亦是如此。最终,我们如何养活世界不再那么重要,而通过安全、有尊严的方式快速而持久地实现了养活世界这一目标则变得更为重要,并且其重要性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