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持续给全球生命和生计带来挑战,并加剧了人类已经面临的问题。本报告重点在于概述气候变化对植物有害生物、进而对植物健康产生的潜在影响,依据的是对相关科学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分析。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中的定义,植物有害生物(以下称为“有害生物”)是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物种、菌株或生物型。历史上和当今的例子清楚地表明了有害生物暴发可能造成的广泛破坏。变暖有助于引入有害生物;仅一个异常温暖的冬天可能就足以帮助入侵性有害生物定殖,如果没有这样的气候条件,这些有害生物就无法定殖。实际上,近年来市场全球化的加剧,伴随着气温的升高,已经为有害生物的移动和定殖提供了一种极其有利的环境。与此同时,森林和作物受严重影响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已有研究对几种大气和气候因素(包括温度升高、二氧化碳和臭氧浓度上升,水分或湿度模式改变)对有害生物的分布、发生和丰度以及有害生物风险严重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大多数研究重点关注管理型系统(例如农业和园艺作物、林木),而非管理型系统则多多少少受到了忽视。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都得到了采用,从实验室和田间实验到本文中所强调的对未来有害生物风险进行的模拟研究。
对谷物和园艺作物进行的大多数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在气候变化的情景下,农业生态系统中昆虫、病原体和杂草的有害生物风险将会上升,特别是在目前较凉爽的极地、寒带、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对林业中的病原体和虫害而言,大多数情况也是如此。在非管理型系统方面,仅有少数已有的研究成果,所以无法得出一般性结论。
必须采取预防、减缓和适应措施,以限制有害生物通过贸易和旅行在国际上扩散。包括采取措施,例如使用健康的种子和种植材料,以及利用最新的技术发展,例如创新型农药施用方法。此外,本文还考虑了短期和中期减缓和适应方案,包括使用抗性品种和改变小气候等措施。
尽管存在大量气候变化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在气候变化对有害生物、进而对植物健康产生的影响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研究空白。这些空白包括气候变化对管理策略有效性的影响,对地下有害生物的影响,以及对林业和非管理型系统的影响。需要建立长期、多学科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国家和工业化国家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也应加大力度投资于能力建设,确保强大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监视和监测系统。
总而言之,本报告回顾的证据有力地表明,在许多情况下,气候变化将导致更多与植物健康有关的问题,将影响管理型生态系统(例如农业、园艺、林业)、半管理型生态系统(例如国家公园),很可能也包括非管理型生态系统。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化,已有必要对植物保护方面的规程做出调整;假设预计的气候变化情景成真,在未来做出进一步调整将具有愈发关键的意义。重中之重是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维持管理型和非管理型生态系统的服务和生产,包括粮食生产。预防性和治疗性的植物保护是维持和保证当前和未来粮食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