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灾害风险驱动因素和连锁影响

肯尼亚。 科莱瓦的一块玉米旱地,粮农组织及其合作伙伴在此地采用了一项性别平等措施,以实现商业化农业中女性平等和赋权。
©粮农组织/Patrick Meinhardt

关键信息

  • 要增强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关键在于了解各种系统性灾害风险驱动因素,如气候变化、疫情、地方流行病和武装冲突及其对农业生产、价值链和粮食安全造成的连锁影响。
  • 可通过归因分析来展示气候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产量异常问题的发生,从而减少了农业产量。尽管该项分析有着高度不确定性,但就四个国家作物(阿根廷的大豆、哈萨克斯坦和摩洛哥的小麦以及南非的玉米)的损失和损害估算显示,对产量的负面影响大多介于2%至10%之间。
  • 2019冠状病毒病相关紧急情况等疫情可能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从粮食不安全国家获得的数据显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投入品获取和市场准入方面给农民带来了严重问题,例如难以获得机械化设备、劳动力短缺等,某些情况下种植面积最多减少了50%。
  • 2019-2020年非洲猪瘟的传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负面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2020年,中国的猪肉产量与2017年相比下降了26%,美国、巴西、墨西哥、加拿大和菲律宾等国也出现了对产量和价格的连锁反应。
  • 最近在索马里、叙利亚和乌克兰进行的评估表明,武装冲突会对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冲突背景下的灾后需求评估有助于估计损失和损害,但应进一步完善这一框架,以提供更好的信息,促进在武装冲突期间减少风险,同时在冲突背景下更系统地开展灾后需求评估。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