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渔业产量

2020年,全球捕捞渔业产量(不包括藻类6)为9030万吨(表1),与前三年均值相比减少4.0%。海洋和内陆水域捕捞量均呈减少趋势(降幅分别为3.9%和4.3%),减产的原因很可能一方面是疫情造成捕捞作业受阻(插文2),另一方面是中国目前捕捞量有所下降(2020年与前三年均值相比减少10%)。2017-2019年均值较高,是因为2018年秘鲁鳀(Engraulis ringens)捕捞量较高,曾出现产量峰值(9650万吨)。但全球捕捞渔业的长期趋势继续保持相对稳定。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年渔获量通常在8600万吨至9300万吨之间波动(图7)。

图7 全球捕捞量趋势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数据按鲜重当量表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尽管中国下调了2009-2016年7的捕捞量数据,而且2015-2020年间减少了约19.3%,但中国的捕捞量依然位列第一。中国2020年在全球捕捞量中占比近15%,比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国家合计还要高。位列前七的国家(中国、印度尼西亚、秘鲁、俄罗斯联邦、美国、越南)在全球捕捞总量中占比近49%(图8),而位列前二十的国家占比则超过73%。

图8 2020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捕捞生产国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数据按鲜重当量表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海洋和内陆水域捕捞量2018-2020年在全球捕捞总量中占比分别为87.3%和12.7%,详情参见下文。

海洋捕捞产量

2020年,全球海洋捕捞量为7880万吨,与2018年8450万吨的峰值相比下降了6.8%,秘鲁和智利报告称秘鲁鳀捕捞量相对较高(表2)。

表2海洋捕捞产量: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海洋捕捞量2020年因疫情使捕捞作业受阻而遭到严重影响。但要想评估此次危机对海洋捕捞量的影响却十分困难,因为还需考虑该部门的长期趋势,包括中国近年捕捞量持续下降等因素。各物种的丰度,如秘鲁鳀、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sagax)和太平洋竹荚鱼(Trachurus symmetricus),也是影响全球海洋捕捞量不同年份之间波动的重要因素,这些物种产量大,但因厄尔尼诺现象和海洋条件的变化而极具波动性。

与2019年(疫情前)相比,2020年全球海洋捕捞量下降1.6%,处于以往各年份间正常波动范围之内。全球捕捞量位列前十的国家中,多数称2020年的捕捞量与2019年持平或有所增加(如秘鲁、印度、俄罗斯联邦和挪威)。

主要物种的捕捞量各年份差异较大,主要生产国的捕捞量也有较大波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尼西亚,据称其捕捞量从21世纪最初几年不足400万吨增至2018年的670万吨以上,增产的部分原因是印度尼西亚2016年实施“数据统一”举措后,数据收集、处理和开放数据获取等方面有所变化。尽管印度尼西亚已采取措施来改进数据收集工作,但其海洋捕捞量的相关数据仍波动较大,此外还存在向粮农组织报告数据延时或未报告等问题。

全球海洋渔业捕捞量依然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图9a)。2020年,与前几年一样,产量位列前七的国家在世界海洋捕捞总量中占比超过50%,仅中国就占比14.9%(表2),其后是印度尼西亚(8.2%)、秘鲁(7.1%)、俄罗斯联邦(6.1%)、美国(5.4%)、印度(4.7%)和越南(4.2%)。

图9 2018-2020年海洋平均捕捞量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这些地图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粮农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定地位或其边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虚线大致体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最终地位待定。苏丹与南苏丹之间的最终边界尚未划定。阿卜耶伊地区的最终地位待定。阿根廷政府和英国政府就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尚存争议。
注:数据以鲜重当量表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虽然中国仍是世界上海洋捕捞量最大的国家,但其捕捞量已从2015年的1440万吨降至2020年的1180万吨,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18.2%,与2018年相比减少7.2%(年均降幅3.9%)。减少捕捞的政策将延续至“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期间(分别为2016-2020年和2021-2025年)之后,预计未来几年产量将进一步下降。

虽然粮农组织的数据库里中国的捕捞总量数据总体较为完整,但仍需进一步改进,以便更精确地按区域分列中国远洋渔业捕捞量和按物种分列整体捕捞量。

在中国2020年报告的1180万吨捕捞量中,共230万吨属于“远洋渔业”项下,而按物种和捕捞区域列出详情的仅有在区域61西北太平洋销售的远洋捕捞量。剩余的远洋渔业捕捞量中,根据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提供的数据,部分来自其他捕捞区域,剩下有180万吨在粮农组织数据库中被归入区域61“未纳入别处的海洋鱼类”项下,这可能导致高估了该区域的捕捞量以及中国未明确的海鱼捕捞总量。

粮农组织的全球海洋捕捞数据库中包含2600多个物种的渔获量数据(包括“未纳入别处”类别),其中有鳍鱼类在海洋捕捞总量中占比约85%,以小型中上层鱼类为主,随后是鳕形目、金枪鱼和类金枪鱼。表9b按主要类型群组和粮农组织主要捕捞区域分列了海洋渔获数据。8

2020年,鳀鱼渔获量再次位列榜首,高达近490万吨,虽然与2018年700多万吨的峰值相比有所减少。阿拉斯加狭鳕(Gadus chalcogrammus)为350万吨,位列第二,鲣鱼(Katsuwonus pelamis)为280万吨,连续11年位列第三(表3)。

表3海洋捕捞产量:主要物种和属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1 nei:未纳入别处。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尽管2020年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多情况下因运输和全球市场准入受限和餐饮服务业关闭而对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但价值最高的四大类(金枪鱼、头足纲、虾、龙虾)的渔获量2020年仍保持最高位,或与以往五年最高值相比略有下降:

  • 金枪鱼和类金枪鱼物种的渔获量继续位于历史峰值,虽然因生鲜金枪鱼出口和生鱼片市场受防疫措施限制,渔获量已从2019年的820万吨降至2020年的780万吨。最近新增渔获量多数来自捕捞区域71中西太平洋,从2000年代中期约270万吨增至2019年近380万吨,而2020年则减产5%以上(360万吨)。在这一类中,鲣鱼和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在渔获量中占比超过55%。
  • 头足纲渔获量在2014年达到490万吨峰值后,降至350-380万吨之间。但其渔获量依然保持相对高位,并在过去二十年来几乎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2020年渔获量为370万吨。头足纲物种生长速度快,极易受环境影响,这可能是其渔获量出现波动的主要原因,如三大主要鱿鱼物种 — 美洲大赤鱿(Dosidicus gigas)、阿根廷鱿(Illex argentinus)和日本鱿(Todarodes pacificus)。
  • 虾和对虾的渔获量2017年达到近340万吨的新高,主要原因是阿根廷红虾(Pleoticus muelleri)的渔获量持续回升,抵消了其他主要虾类物种的减产,特别是日本毛虾(Acetes japonicus)和鹰爪虾(Trachysalambria curvirostris)。2020年总渔获量为320万吨,延续了近年来渔获量在310-340万吨之间波动的趋势。
  • 龙虾的渔获量2020年减至25.5万吨,为2009年以来最低,因为龙虾是受防疫措施限制和全球出口市场关闭影响最大的高价值物种之一。随着限制措施放宽,渔获量预计将恢复至近年来的30万吨以上水平,尤其是美洲龙虾(Homarus americanus),其渔获量在本组中占比过半。

表4列出了粮农组织主要捕捞区域最近五年的海洋渔获数据,以及近几十年的渔获量数据。将捕捞区域分成以下类别,就可看出清晰的趋势(图10):

  • 温带区域(区域21、27、37、41、61、67和81);
  • 热带区域(区域31、51、57和71);
  • 涌升区域(区域34、47、77和87);
  • 北极和南极区域(区域18、48、58和88)。

表4内陆和海洋捕捞产量:粮农组织主要捕捞区域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1 包括俄罗斯联邦。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图10 海洋捕捞产量:三大类捕捞区域趋势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数据按鲜重当量表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2020年,温带区域渔获量为3520万吨,略低于以往年份。除此以外,渔获量在1988年和1997年两次达到峰值后(约4500万吨),自21世纪初以来基本稳定在每年3620至3960万吨之间。

区域61西北太平洋2020年创出了1920万吨的最高产量,相当于全球海洋捕捞量的24%。如上文所述,该区渔获量中包括中国远洋捕捞产量中的一部分(记在“未纳入别处的海洋鱼类”项下),这部分渔获其实来自其他捕捞区域,但由于缺失有关捕捞位置的具体信息而被归入区域61。

其他温带区域的渔获量过去十年基本保持稳定,仅区域41西南大西洋和区域81西南太平洋例外,部分因为对西南大西洋头足纲和西南太平洋多物种的捕捞大幅减产。

在热带区域,印度洋(区域51和57)和中西太平洋(区域71)的渔获量曾达峰值,分别为1250万吨(2017年)和1330万吨(2018年)。此后渔获量开始下降,但一直维持在略低于峰值的水平上。

在印度洋,渔获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稳定上升,特别是在区域57东印度洋,主要是小型中上层鱼类、大型中上层鱼类(金枪鱼和旗鱼)和虾的渔获量大增。

区域71中西太平洋报告2020年渔获量为1330万吨,在各区域中位列第二。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渔获量也一直保持稳定上升,其中主要是金枪鱼和类金枪鱼物种的渔获量大增。特别是鲣鱼,其渔获量过去二十年里从100万吨增至近190万吨,而其他主要物种类别的渔获量大多保持稳定。

在区域31中西大西洋,渔获量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50万吨峰值回落,但200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在每年120至160万吨之间波动。总渔获量主要受美国大鳞油鲱(Brevoortia patronus)渔获量的影响,这种鲱鱼类物种通常被加工成鱼粉和鱼油,在总渔获量中占比超过30%。

涌升区域渔获量的特点是各年份间波动较大。总渔获量很大程度上受区域87东南太平洋渔获量的影响,因为这里的厄尔尼诺海洋条件会给鳀鱼的丰度带来重大影响。鳀鱼的渔获量在区域87的总渔获量中占比50-70%。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87渔获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即便考虑到鳀鱼渔获量的波动也是如此。年渔获量已从1994年的2000多万吨降至近年的约700至1000万吨之间,主要是由于两个主要物种鳀鱼和智利竹荚鱼(Trachurus murphyi)的渔获量有所减少。但高价值的大赤鱿渔获量自21世纪初以来已大幅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他物种的减产。大赤鱿的渔获量从2000年的约12.8万吨增至2015年的100万吨峰值,随后几年上下波动,2020年为88万吨。

在区域34中东大西洋,渔获量几乎一直在增加,2018年达到55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随后在2020年降至490万吨。在区域47东南大西洋,趋势则正好相反,渔获量从1978年的330万吨峰值持续下降至2020年的140万吨。

在区域77中东太平洋,渔获量总体保持稳定,每年为160至200万吨不等。

虽然南极捕捞区域(区域48、58和88)的总渔获量相对较小,但近年也出现大幅增加,从2017年的27万吨增至2020年的46.2万吨,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最高水平。该区域的渔获量几乎全部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其渔获量在20世纪90年代初经历过一次减产后,已从20世纪90年代末不足10万吨增至2020年的45.5万吨。第二大物种小鳞犬牙南极鱼(Dissostichus eleginoides)的渔获量继续保持相对稳定,每年介于1.05万至1.22万吨之间。

内陆水域捕捞产量

2020年,全球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为1150万吨(表5),与2019年相比减产5.1%。与海洋捕捞一样,内陆水域的捕捞作业在2020年也因疫情遭受严重影响,而中国的渔获量减少则使得情况变得愈发复杂。尽管2020年内陆水域捕捞产量有所减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仅略低于2019年1200万吨的最高位。

表5内陆水域捕捞产量:主要生产国和地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1 包括前苏联。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内陆渔业长期增产趋势背后的一部分原因是国家层面报告和评估工作有所改进。然而,很多内陆水域数据收集系统仍不可靠,甚至彻底缺失。此外,报告工作的改进还可能会遮挡个别国家的趋势。同样应指出的是,很多国家未报告内陆渔业捕捞量,或报告数据不完整,不过粮农组织估计,内陆渔业总捕捞产量要高于海洋捕捞产量。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2020年中国首次不再是内陆水域捕捞量排名第一的国家,印度以180万吨的捕捞量取而代之成为第一。虽然中国依然是内陆渔业捕捞量最大的国家之一,但其报告的捕捞量已从2017年的220万吨降至2020年的150万吨,降幅超过33%。大幅减产的原因是中国农业农村部最近实施了相关政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在长江水域实行十年禁渔,以保护水生生物资源,其背后的理念是通过改善和扩大内陆水产养殖活动和养殖型渔业来满足人们对水产食品9不断增长的需求,抵消因内陆捕捞渔业减产造成的影响。

与中国不同,多个捕捞主产国继续推动内陆水域捕捞增产,特别是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和乌干达(图11)。而报告减产的国家多数在全球内陆水域捕捞量中占比相对较低,虽然有些国家提供的数量对本国或本区域膳食结构而言十分重要,例如柬埔寨、巴西、越南和泰国。

图11 排名前五的内陆水域捕捞生产国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不含水生哺乳动物、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藻类。数据按鲜重当量表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与海洋捕捞相比,内陆水域捕捞更集中于具有大型水域或河流流域的主产国(图12)。2020年,13个国家的产量在内陆捕捞总量中占比超过75%,而对海洋捕捞量而言则是20个国家合计占比超75%。

图12 2018-2020年各国内陆捕捞平均产量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注:本地图中使用的名称和介绍的材料,并不意味着粮农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地区或其当局的法定地位或其边界的划分表示任何意见。虚线大致体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在查谟和克什米尔的实际控制线。查谟和克什米尔的最终地位待定。苏丹与南苏丹之间的最终边界尚未划定。阿卜耶伊地区的最终地位待定。阿根廷政府和英国政府就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尚存争议。
注:数据以鲜重当量表示。
资料来源:粮农组织。

同样,内陆水域捕捞大国在地理位置上也日趋集中,尤其在亚洲占比最高。亚洲内陆水域捕捞为很多当地人民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亚洲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全球内陆水域捕捞总量中占三分之二,而产量位列前四的国家全部位于亚洲,2020年这四个国家在全球内陆水域捕捞量中占比超过46%。

非洲在全球内陆捕捞总量中占比超25%。内陆捕捞是非洲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尤其对低收入内陆国而言。欧洲和美洲在内陆捕捞总量中合计占比约8%,而大洋洲的内陆捕捞量可忽略不计。

三个主要物种组在内陆水域捕捞总量中占比超过75%。第一组“鲤鱼、鲃属鱼和其他鲤科鱼”捕捞量持续增加,从2000年代中期年产约70万吨,增至2020年的近190万吨,这也是为何近年内陆水域捕捞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第二组“罗非鱼和其他慈鲷科鱼”的年捕捞量近年也开始增加,从70万吨增至90万吨。第三组“淡水甲壳类”总体保持稳定,每年介于40万吨至45万吨之间,但渔获量在2020年降至30万吨,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内陆水域捕捞量有所减少。

粮农组织捕捞统计数据来源和质量

各国提交的报告是粮农组织维护和更新捕捞渔业数据库时所依据的主要来源,但并非唯一来源。因此,粮农组织统计数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各国渔业机构每年收集并向粮农组织报告的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报告的数据经常不完整、不一致或不符合国际报告标准,而粮农组织则尽可能与各国合作,对数据进行梳理汇总。在粮农组织的努力下,虽然渔获物的物种组成(一项涉及渔获量报告质量的指标)从1996年的1035个物种到2020年的2981个物种已增加了一倍多,但大量渔获数据仍未具体到物种层面,尤其是海洋捕捞渔业中的鲨鱼、鳐鱼和银鲛物种组。对内陆水域捕捞量而言,未纳入别处的淡水鱼类(辐鳍鱼纲)近年在全球内陆水域捕捞量中占比约50%。

在数据质量和完整性方面,海洋和内陆水域捕捞也存在差异。海洋渔获量通常比内陆渔获量在按具体物种提供完整数据方面做的更好。

另外,粮农组织会告知用户,由于数据收集工作的变化,时间序列中可能出现中断,使得官方长期渔获量的系列数据出现不一致。虽然国家数据收集和报告系统的改进是件好事,但除非同时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否则可能导致国家总渔获量出现突然变化,如果物种分类数据也有所改进,还可能导致物种层面的趋势突然发生变化。

各国向粮农组织报告数据时,还存在及时性方面的问题和不报告的情况,对粮农组织捕捞总量估算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造成影响。问卷提交不及时令粮农组织难以在正式发布(通常为每年3月中旬)之前完成捕捞渔业统计数据的处理、验证和审查工作,这一问题最近几年尤其明显。如未能收到各国报告或遇到数据不一致的问题,粮农组织将利用其他官方数据来源的现有最佳数据(包括各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发布的数据或通过标准方法进行估算)。

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国家近年一直未对粮农组织的问卷做出回复或报告数据不够完整。这些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巴西、毛里塔尼亚、柬埔寨等捕捞大国。2020年因疫情导致正常数据收集活动中断,使得向粮农组织报告数据不及时或不报告的问题变得愈加严重。

要想提高粮农组织全球数据库中渔获量数据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强化各国的数据收集系统,以生成优质信息,为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政策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插文1)。粮农组织继续为各个项目提供支持,以改进国家数据收集系统,包括在完善的数据分析基础上确立抽样计划,涵盖之前未纳入抽样范围的渔业子部门,实行上岸点抽样标准化。

back to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