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饥饿、营养不良和贫困仍是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各项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核心要义。水生系统可为此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包括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减轻贫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全球范围内的很多沿海沿河社区而言,同时还能保持较低的环境足迹,因而越来越得到各方的认可。
《2024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分析了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的现状、趋势和预测。本期报告主题为“蓝色转型在行动”,介绍了粮农组织与各成员、伙伴和重要利益相关方携手合作,牵头实施多项合作行动及倡议,引导全球政策进程,分享良好做法,支持可持续水产养殖集约化和规模扩大,开展有效渔业管理,以及升级水产食品价值链。
全球回顾
2022年,渔业和水产养殖总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2.232亿吨,其中水生动物1.854亿吨(以鲜重当量计),藻类3780万吨(以湿重计),比2020年增长4.4%。总产量中,62%来自海洋地区(其中69%来自捕捞,31%来自养殖),38%来自内陆水域(其中84%来自养殖,16%来自捕捞)。亚洲国家生产了全球70%的水产动物,其次为欧洲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各为9%)、非洲(7%)、北美洲(3%)和大洋洲(1%)。中国继续保持主要生产国的地位,在总产中占比为36%,随后为印度(8%)、印度尼西亚(7%)、越南(5%)和秘鲁(3%)。
2022年,全球水产养殖产量再次刷新纪录,达到1.309亿吨,产值为3130亿美元,总产量之中水生动物为9440万吨,藻类为3650万吨。亚洲产量占全球的91.4%,其次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3.3%)、欧洲(2.7%)、非洲(1.9%)、北美洲(0.5%)和大洋洲(0.2%)。前十大生产国(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越南、孟加拉国、菲律宾、大韩民国、挪威、埃及和智利)的产量合计占全球总量的89.8%以上。
2022年,水产养殖产量(51%)首次超过捕捞产量,其中内陆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动物养殖总量的62.6%。2020年,总体增量(7.6%)绝大部分来自亚洲(占总增量的87.9%),其次是拉丁美洲及加勒比(7.3%)、欧洲(3.5%)和非洲(0.8%)。产量增量主要来自有鳍鱼类养殖(58.1%),其次是甲壳类(24.6%)和软体类(15.6%)。
2022年,全球捕捞渔业产量为9230万吨,包括9100万吨水生动物和130万吨藻类。中国仍是最大的捕捞渔业生产国(14.3%),随后为印度尼西亚(8.0%)、印度(6.0%)、秘鲁(5.8%)、俄罗斯联邦(5.4%)、美国(4.6%)、和越南(3.9%)以及日本(3.2%)。
2022年,海洋捕捞的水生动物产量为8000万吨,仍是全球水生动物的主要来源(43%)。海洋捕捞产量中约有85%为有鳍鱼类,主要是鳀鱼(490万吨)、阿拉斯加狭鳕(340万吨)和鲣鱼(310万吨)。高价值品种捕捞量持续增长,金枪鱼和类金枪鱼物种产量创下830万吨的纪录,头足类为390万吨,对虾和龙虾为330万吨。内陆捕捞产量为1130万吨,主要集中在亚洲(63.4%)和非洲(29.4%),这些产量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生产国为印度(190万吨)、孟加拉国(130万吨)、中国(120万吨)、缅甸(90万吨)、印度尼西亚(50万吨)。这些国家收集数据难度较大,因此内陆渔业的数字很可能低估了实际水平。
尽管一些区域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人们对海洋渔业资源状况的关切持续存在。2021年,生物可持续水平范围内的海洋渔业种群比例降至62.3%,比2019年下降2.3%。按产量水平加权计算,2021年粮农组织监测种群的上岸量中估计有78.9%来自生物可持续种群,远高于62.3%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样地,86%的主要金枪鱼种群数量处于生物可持续水平。这些例证表明,有效的捕捞管理利于种群恢复和渔获量增长;在此呼吁各方采取紧急行动,扩大渔业管理的执行范围,以扭转资源量下滑的趋势。
内陆渔业种群可以从高死亡率的状况中快速恢复。由于捕捞涉及很多人群,因而捕捞压力居高不下,但环境因素对于生产力和恢复力的影响更大。此外,国家能力和资源的缺乏以及对内陆渔业不够重视是监测和管理内陆渔业的主要障碍。粮农组织近期数据表明,对于内陆渔业具有重要意义的主要流域中,有47%的流域面临“较小压力”,40%面临“中等压力”,13%面临“较大压力”。基于这些结果,可以在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大背景下确定各项干预措施的优先次序。
2022年,全球渔船船队估计有490万艘渔船,其中2/3为机动渔船。亚洲渔船数量最多(占全球总数的71%),其次是非洲(19%)、拉丁美洲及加勒比(5%)、北美洲和欧洲(各为2%)以及大洋洲(不到1%)。亚洲的机动渔船(80%)和非机动渔船(54%)数量均居世界首位,非洲的非机动渔船数量居于全球第二。很多捕捞国(例如中国、日本和欧盟成员国)都在持续削减渔船数量。
2022年,渔业和水产养殖部门就业人数约为6180万(2022年为6280万),其中54%从事捕捞,36%从事水产养殖。亚洲就业人数占全球总数的85%,其次是非洲(10%)、拉丁美洲及加勒比(4%),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就业人数合计仅占1%。多数水产养殖工人集中在亚洲(95%),其次是非洲(3%)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2%)。从捕捞渔业来看,77%的全球就业人员集中在亚洲,16%在非洲,5%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在按性别分列的数据中(占整体数据的66%),渔民和养鱼户中女性占比为24%,其中内陆渔业为28%,从事加工环节的占比62%。53%的女性为全职就业,男性为57%。然而,性别不平等问题仍然存在,包括薪酬差异,女性对该部门的贡献得不到充分认可,以及性别暴力。
水产品的利用和加工不断完善,2022年水生动物产量中供人类消费的产量占比高达89%。其余部分为非食物用途,主要是用于生产鱼粉和鱼油(83%)。水产动物食品中以活、鲜或冰鲜的形式分销的部分占最大比例(43%),其次是冷冻(35%)、预制和保存处理(12%)以及腌制(10%)。总体而言,高收入国家的水产食品主要为加工品,而在许多其他国家,传统的保鲜工艺也正越来越多地被增值工艺所取代。过去被视作废弃物而丢弃的鱼副产品正越来越多地用于制作食品和非食品产品。例如,2022年鱼粉和鱼油产量中分别有34%和53%来自鱼副产品。
2021年,全球水生动物食品表观消费量为1.625亿吨,自1961年以来一直保持着3%的年均增速,超过所有陆生动物肉类的总体增速(同期年均增速估计为2.7%)。亚洲仍是最大表观消费区域(71%),其次是欧洲(10%)、非洲(8%)、北美洲(5%)、拉丁美洲及加勒比(4%)和大洋洲(1%)。人均消费量由1961年的9.1千克提高至2021年的20.6千克。
1961年至2021年,欧洲、日本和美国水产食品消费量合计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由47%下滑到18%。同期,中国、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合计占比由17%提高至51%,仅中国一个国家就消耗了全球36%的水产食品。2021年,全球范围内水产动物食品来源的蛋白在动物蛋白中的占比约为15%,在所有蛋白中占比为6%。在32亿人的人均蛋白供给中,源自水产动物食品的蛋白占到所有动物来源蛋白的至少20%。相较于高收入国家,非高收入国家通常更依赖水生动物食品提供的蛋白。这表明,水产食品具有可负担、可供应和可获得的优势,成为很多非高收入国家饮食传统的不二选择。
全球水产品贸易持续扩大,涉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贸易额创下1950亿美元的纪录;占农产品贸易总额(不包括林产品)的9.1%以上,占商品贸易总额的1%左右。而在法罗群岛、马尔代夫、塞舌尔这些国家和地区,这个比例超过了商品贸易总额的30%。
受系列利好因素拉动,包括贸易自由化政策、运输费用下降,以及技术、物流和仓储的改善,水生动物出口额由1976年的79亿美元激增至2022年的1920亿美元,名义价值年均增速为7.2%,实际价值年均增速为4.0%。中国仍是水生动物产品的出口大国(出口额占比为12%),其次是挪威(8%)、越南(6%)、厄瓜多尔(5%)和智利(4%)。欧盟是水生动物产品进口的最大单一市场,进口额为627亿美元,其中295亿美元为欧盟内部贸易。进口额最大的国家是美国(17%),其次是中国(12%)、日本(8%)、西班牙(5%)和法国(4%)。
2022年贸易量最大的水生动物产品为有鳍鱼类(占贸易总额的65%)、甲壳类(23%),以及软体类和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1%)。从品种来看,鲑科鱼类价值最高(价值占20%),其次是虾和对虾(17%),鳕鱼、无须鳕和黑线鳕(9%),金枪鱼、鲣鱼、旗鱼(9%),以及头足类(7%)。
粮农组织支持成员和其他行动方合力实现若干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具体目标,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14(“水下生物”)中与渔业和水产养殖相关的具体目标,并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框架衡量和报告进展。
总体而言,在粮农组织的监管下,各国在采纳可持续发展目标14监测和报告的框架方面进展良好,涉及粮农组织监管的4项渔业指标所涵盖的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方面。粮农组织有力支撑了这些指标及其监测和报告方法的开发,以及相关的能力拓展。
采纳打击非法、不报告和不管制捕鱼文书(指标14.6.1)以及支持小规模渔业发展文书(指标14.b.1)方面取得可喜进展,表明各国对国际政策和规范总体认同;然而,文书实施方面仍需开展很多工作。另一方面,提高可持续海洋渔业经济效益的指标(指标14.7.1)进展迟滞,生物可持续水平范围内渔业种群占比指标(指标14.4.1)仍与目标相去甚远。
成员全面实施和报告正在向前推进,但仍需克服多重挑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此外,不能因为部分国家报告顺畅就忽视仍无法进行报告的国家,包括很多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粮农组织鼓励各国实施《蓝色转型路线图》,推动水产食品体系变革,实行有效的渔业管理,促进价值链升级。
蓝色转型在行动
蓝色转型:路线图
2021年,粮农组织发布了《蓝色转型愿景》,提出要充分把握水产食品体系带来的机会,加强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消除贫困,助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根据粮农组织《2022-2031年战略框架》及其总体战略,a粮农组织通过了《蓝色转型路线图》,提出了明确的总体目标、具体的优先行动以及可以量化的具体目标,旨在引导、监测和报告为实现愿景而开展的全球行动。
推进可持续水产养殖
粮农组织与成员及全球从业人员和专家网络合作,共同支持各项举措,推广创新和技术,旨在建立更加健康、高效和安全的水产养殖模式。相关举措包括通过谈判制定《可持续水产养殖业准则》,用以引导可持续水产养殖规模扩大和集约化生产;实施《粮食和农业水生遗传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开发全球行动计划》,促进水生遗传资源的合理有效管理;推广水生遗传资源全球信息系统;采纳和实施针对水产养殖业生物安全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渐进管理路径;编制国家或区域水生生物卫生战略,实现生物安全,应对疾病挑战;试点创新系统和技术的转让与实施,将水产养殖拓展到新的区域,改善投喂管理、水产饲料供应以及利用本地原料或液体鱼蛋白在养殖场自制的水产饲料,鼓励水产养殖数字化转型;建立全球水产养殖推进伙伴关系,基于这个平台强化水产养殖的科学基础,推动持续创新。
提高渔业可持续性
粮农组织牵头实施多项举措,希望通过支持采纳和实施国际文书及可持续做法,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生计。这些举措包括加强国家打击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能力;制定和实施参与性的《国家小规模渔业行动计划》,将其纳入更广泛的农业粮食体系、可持续发展和生计政策;加强区域渔业机构应对新缔结协议带来的各种挑战的能力,例如渔业补贴,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及塑料污染;运用可靠的数据收集协议,借助参与性、综合性方法以及传统知识,升级用于评估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状况以及内陆渔业威胁的科学方法;推广经济有效的技术和创新,涉及负责任捕捞、加工和分销,海上安全,能源效率以及可靠数据和数据收集系统等方面。
可持续贸易和价值链创新
为升级水产食品价值链,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性,粮农组织支持各成员遵守贸易协定,满足市场准入要求。具体举措包括支持实时渔业管理系统,应对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确保各成员履行世贸组织《渔业补贴协议》,尤其是关于禁止与过度捕捞种群以及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有关的补贴的规定;制定渔业和水产养殖价值链社会责任全球指南,以此应对性别平等、体面工作和职业安全等相关问题;推广端对端可追溯指南,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合法性和可持续性;基于汇集各类公共和私营利益相关方的多利益相关方平台,采纳多维度解决方案以减少水产食品体系中的食物损失和浪费;支持专家磋商,并就新出现的化学污染物有关的水产食品消费风险和益处提供科学建议。
展望和当前问题
水产食品被认为是最为健康的食物,有利于改善公众健康。渔业和水产养殖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表明水产食品体系在改善粮食安全、推动健康膳食、促进经济发展和助力环境保护方面拥有很大潜力。
水产食品:健康膳食的“潜力股”
食用全鱼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重要的必需营养物质 — 尤其是欧米伽-3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且相对价格低廉,能够确保低收入人群对营养食物的获取。加工过程中,很多被认为不能食用的部分通常会被丢弃。这些部分富含微量营养素,采用干燥、烟熏、发酵或碾磨等简单的低成本技术就可以将这些部分转化为可负担、有营养的产品。粮农组织支持自产食品学校供餐计划,利用本地生产的小鱼或渔获物副产品制成的鱼粉生产水产食品。例如,加纳用金枪鱼骨制成的干鱼粉和危地马拉用罗非鱼整鱼制成的鱼饼接受度都很高,这些产品有利于增加食物供给,改善营养,降低每餐成本,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为促进水产食品消费,提高公众对水产食品营养和健康益处的认识,粮农组织已编制基于国家或区域食品消费数据的全球营养素转换表,计划将其用于粮农组织供应利用账户。全球营养素转换表提供相关数据,以生成水产食品热量、宏量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欧米伽-3脂肪酸方面的统计信息。
水产食品在气候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系统下的政策一直着眼于气候变化、水生生态系统和粮食生产之间的联系。2023年UNFCCC海洋对话承认了水产食品在提供关键气候解决方案方面的重要潜力,并表示将其纳入国家和多边气候行动相关进程非常重要。粮农组织在各区域实施水产食品系统推动气候变化适应实地计划,支持高度脆弱的沿海和沿河社区减轻脆弱性,增强韧性,建立多样化的本地食物体系和生计。这些计划纳入了在特定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传统知识,提供了关于最适应变化环境的本地物种的重要见解,并让青年、妇女和土著人民等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获得气候融资对于水产食品部门来说难度很大—尤其对于小规模生产者而言,他们既不了解融资的可能性,也缺乏获取资金的专业知识。粮农组织编写了气候融资培训材料和指南,帮助各国政府和利益相关方评估气候风险,整理气候论据,开发适应行动,并拟定适应融资建议。
厄尔尼诺现象对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影响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会引起海面温度和上升流的变化,进而造成海洋自然环境改变,影响鱼类和其他海洋物种的食物供应和栖息地适宜性。厄尔尼诺现象与各种渔业产量下降有关,例如北太平洋和中国东海渔业产量下降,以及高度洄游种类和东太平洋的秘鲁鳀产量下降。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和养殖生物;例如,厄尔尼诺现象会严重影响菲律宾养殖海藻的存活和生长,而这个行业支撑着近20万个家庭养殖场。
粮农组织回顾性分析(1950年至2023年)表明,19个粮农组织主要渔区中有11个区域的海洋渔业受到强至超强东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影响因地理区域、目标物种以及捕捞或水产养殖作业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有不利影响,也有有利影响。例如,2023年厄尔尼诺现象摧毁了秘鲁鳀的生境和粮食供应,导致秘鲁鳀的上岸量相比2022年减少50%。另一方面,2023-2024年厄尔尼诺现象却给太平洋岛屿国家和领地专属经济区的鲣鱼及黄鳍金枪鱼捕捞带来利好。
气候模型显示,全球变暖将导致厄尔尼诺极端事件更加频繁。因此,实施适应性渔业管理措施刻不容缓,例如基于近实时监测动态调整捕捞期,限制进入渔场。
全球生物多样性协议背景下的捕捞和水产养殖
《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一项多边条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确保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公平可持续使用,且遗传资源产生的惠益能够实现公平分享。在《生物多样性公约》2050年远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指引下,缔约方大会第十五届会议于2022年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这个里程碑式文件,各国将据此编制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水产食品体系与《昆蒙框架》下的多项具体目标直接相关,例如水域空间管理,降低物种灭绝风险,野生水生物种可持续利用和贸易,以及预防和减缓外来入侵物种影响的行动。粮农组织正与各利益相关方合作,明确在水产食物体系中及时实施该框架的机遇和挑战。
2023年,联合国成员就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达成了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书。该协议覆盖了64%的海洋面积,约占全球地表面积的一半。该协议着眼于应对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等威胁,推动相关机构协调合作,包括区域渔业机构。该协议可提供有益契机,进一步巩固相关机构现有的政策工具、进程和工作。
为应对塑料污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牵头的政府间谈判委员会正在就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编制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粮农组织积极参与磋商过程,就渔业和水产养殖提供技术咨询。
2022至2032年渔业及水产养殖预测
粮农组织对渔业和水产养殖展望预计,2032年之前全球产量、表观消费量和贸易量均将呈增长态势,但增速慢于过往几十年。2032年,全球水生动物产量预计将达到2.05亿吨,其中1.11亿吨来自水产养殖,9400万吨来自捕捞,增幅分别为17%和3%。水产养殖产量将占到水生动物总产量的54%,占供人类消费水产食品总量的60%;据估算,供人类消费水产食品总量将达到1.84亿吨,占总产量的90%。到2032年,水生动物食品的人均表观消费量将增长12%,达到21.3千克,主要得益于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收获后处理技术和分销措施的改进,以及膳食发展趋势。遗憾的是,非洲的人均表观消费量将持续下滑,尤其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而在此区域,很多人依赖水产食品满足自身营养需要,尤其是动物蛋白和微量营养素。水产品出口将持续扩大,但2032年出口量占总产量的比重将仅为34%,比2022年38%的水平略有下滑。预计到2025-2027年,名义价格和实际价格将持续小幅下降,之后将逆势回升。